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9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980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86篇
  5篇
中国医学   379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将 6 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 (30例 )和西药对照组 (30例 ) ,前者以益气温阳活血中药煎剂进行治疗 ,后者服用抗组胺药治疗 ,疗程均为 2周。观察比较治疗结束后即刻和停药 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鼻分泌物涂片中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结果 :治疗结束时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3 3% ;停药 1个月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仍达 5 3 3% ,对照组总有效率则降为 2 3 3%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益气温阳活血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明显 ,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组 4 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中药治疗 ,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 % (P <0 .0 5 )。结论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中药配合西药能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并可减少地高辛的用量。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自拟升率汤口服,对照组26例口服阿托品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元汤化裁方口服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4.
慢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局限于结肠粘膜,以弥漫性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笔者自1995~2003年以来,采用健脾益气、温阳益肾、清热化湿之扶脾益肾清化汤治疗本病42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泽桂癃爽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常见男性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虽然目前治疗BPH的技术方法有不断发展,但药物治疗仍占有重要地位。中成药泽桂癃爽胶囊的主要成分为泽兰、肉桂、皂角刺,可行瘀散结、化气利水,主要用于治疗瘀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我们收集2001年~2003年在我院门诊接受泽桂癃爽胶囊治疗的BPH者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吴承峰  刘敏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42-1943
对仲景方中的活血祛瘀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活血祛瘀剂真正起源当自张仲景,其不论药物选择还是组方配伍,都较为完备,可谓组方精炼,选药准确,针对血瘀形成原因及血瘀病证特点,全面兼顾,常以活血药配泻下、利水、温里、清热、补益药等。  相似文献   
87.
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配合口服中药逐瘀利水口服液共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61例,并与59例单纯微创清除术组进行对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加用逐瘀利水口服液及冬眠疗法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加速血肿吸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活血利水及冬眠疗法可促进脑循环,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及坏死状况有关,从而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88.
黄芪是临床中常用药,在临证时对其应用体会颇深,现整理数则,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89.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 ,以与睡眠有关的、间隙发作的血红蛋白尿为特征。临床论治分为虚实两型 ,并提出其治则为实者凉血利水 ,虚者扶正利水 ,同时不可偏废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90.
针对普遍重视温阳 ,而对通阳认识不足 ,甚至以温代通的现象 ,以《伤寒论》为例 ,从通阳在于温和通阳不在温两个方面 ,探讨温阳与通阳在用药、治法及适应证候方面的区别 ,重在阐明通阳不在温的理论和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