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竹叶一药,明清以前,古代所用淡竹叶、竹叶均是指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但到清代,淡竹叶与竹叶还有混用现象,要注意处方分析和药用考定。如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本草经解》竹部详细记载了木本植物竹叶的性味功用,并制方:“竹叶同陈皮,治上气发热。同石膏、知母、甘草、麦冬、名竹叶石膏汤,治壮热口渴。”在考证篇:竹叶项详述淡竹叶的真伪品种和临床性效之区别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酶解辅助提取结合超滤分离技术在淡竹叶黄酮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方法 考察不同提取溶液、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淡竹叶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酶解与超滤分离淡竹叶黄酮的效果。结果 2%纤维素酶溶液加80%乙醇辅助提取再用5 kDa超滤膜进行分离,所得浸膏中黄酮含量达到182.36 mg·g-1。结论 酶解辅助超滤技术提取淡竹叶黄酮简便可行,能有效提高黄酮的提取率和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淡竹叶中绿原酸和牡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tlantis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绿原酸和牡荆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41 0~1.228 8(r=0.999 8)、0.264 0~7.920 0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102.3%(RSD=1.85%,n=9)、97.6%~101.3%(RSD=1.19%,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淡竹叶中绿原酸和牡荆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淡竹叶中日当药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淡竹叶中日当药黄素的含量。结果:日当药黄素在0.672~4.7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3.9%~104.0%之间,RSD为100.9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高,特异性强,能准确的测定淡竹叶中日当药黄素的含量,为评价淡竹叶的质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5.
淡竹叶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淡竹叶中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淡竹叶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得淡竹叶中总黄酮含量为1.358%,平均回收率为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9%(n=6)。结论:首次从淡竹叶中提取总黄酮,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26.
朱俊访  李博 《世界中医药》2016,(4):715-717,721
目的:探讨响应面法优化淡竹叶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比较四种大孔树脂对淡竹叶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质,筛选合适的树脂,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纯化工艺。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较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12 g/m L,乙醇体积分数75%,洗脱液用量6BV。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选的淡竹叶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27.
中药淡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II)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目的研究淡竹叶 (LophatherumgracileBrongn .)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 ,波谱技术及理化常数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 4个化合物 ,牡荆素 ( 1 )、胸腺嘧啶 ( 2 )、香草酸( 3)和腺嘌呤 ( 4 )。结论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8.
《中成药》2019,(11)
目的研究3种竹叶中有效成分含有量与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的相关性及其抗氧化活性基础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了7批淡竹叶、10批苦竹叶、9批竹叶中7种成分的含有量;DPPH法、ABTS法及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评价3种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利用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各成分含有量与提取物活性的关系。结果淡竹叶的抗氧化活性最弱,且与苦竹叶、竹叶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芹菜素、异荭草苷、荭草苷含有量分别与淡竹叶、苦竹叶、竹叶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芹菜素、异荭草苷、荭草苷分别是淡竹叶、苦竹叶、竹叶中的主要抗氧化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9.
目的:优选养心苦荞茶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建立其成品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该保健茶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方法:以干膏得率与甘草酸铵的转移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养心苦荞茶中淡竹叶甘草提取工艺的影响,对苦荞吸附淡竹叶、甘草药液比例进行考察,确定养心苦荞茶的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HPLC测定养心苦荞茶中芦丁的含量。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6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干膏得率20.96%,甘草酸铵转移率68.43%;苦荞与淡竹叶甘草药液的吸附比例为1∶1,养心苦荞茶所含芦丁的平均含量为3.62 mg/g。结论:优化出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可行,可为养心苦荞茶的制备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麻疹     
方一 解毒透疹方 药物组成银花、连翘、大青叶、桑叶、淡竹叶、丝瓜络各10克,紫草20克,芦根12克,牛蒡子、桔梗、蝉蜕各6克。甘草3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