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妇女阴道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混合型阴道炎在临床上亦不少见。笔者在近10年的妇科门诊深有体会。实行中药浸剂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型阴道炎50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3.
手足癣是致病性红色毛癣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区分为足癣和手癣,以足癣的发病率为高。如不及时治疗,蔓延扩大,缠绵难愈,苦不堪言,甚至可引起一些并发症,故应及早彻底根治,防患于未然。我们以中药醋浸剂外用治疗手足癣5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藿黄散由藿香、大黄、黄精、皂矾组成。经我院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对手足癣、甲癣、鹅掌风等皮肤病有较好疗效。用药材原粉制得的散剂因易染菌而致卫生质量不易达标;藿黄散在临用时需用醋浸泡数日,这不仅给患者造成不便,同时也因醋的质量品种差异而影响疗效,且有保管存放不当而易霉变等不利因素。为此,我们将其剂改为浸剂。改进后的制剂使用方便、疗效提高,且卫生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中药藿黄浸剂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真菌效果.方法 临床研究中14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藿黄浸剂(88例)浸泡,对照组(56例)采用2%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搽治疗足癣,治疗1个月及停药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实验室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CLSI)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进行藿黄浸剂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7%,对照组为73.21%(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体外抗真菌药敏显示全部测试菌株对藿黄浸剂敏感,尤以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为著.结论 藿黄浸剂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体外抗真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47.
对806例腹部手术后病人采用10%番泻叶浸剂灌肠、针刺、口服“通用汤”(简称三步疗法),取得良好康复效果,在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早期恢复消化道功能、减轻病人痛苦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并被实验研究证实。认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是腹部手术后行之有效的康复途径。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藿黄浸剂治疗糠秕孢子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藿黄浸剂煎水外洗,每天2次;对照组用1%特比萘芬软膏外涂,每日2次,连续用药4周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 ,对照组总有效率83% ,经统计学处理,χ2 =1 0 .2 7,P >0 . 0 5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藿黄浸剂对糠秕孢子毛囊炎的治疗效果与1%特比萘芬软膏相类似。  相似文献   
49.
比较了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L.) Scop地上部分浸剂、煎剂、酊剂长期给成年雄性大鼠服用,对其行为过程的影响。药材为在孕蕾期和开花初期(6~7月)或开花期(7~8月)采集的柳兰带花枝上部。3种制剂水与70%乙醇的比例为:浸剂1:10,煎剂为1:10,酊剂为1:5。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  相似文献   
50.
正交试验优选鹅掌疯醋浸剂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优选鹅掌疯醋浸剂提取工艺。方法:以鹅掌疯醋浸剂中苦参碱、大黄素的含量及鹅掌疯醋浸剂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以65%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媒,加液量12倍,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此工艺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稳定性好,为鹅掌疯醋浸剂提取工艺的优选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