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到了秋冬季节,患上感冒的宝宝明显增多。虽然感冒属于儿科常见病,但作为宝宝的家长,还是会很担心。尤其是伴有发热症状时,家长更是忧心不已。下面,我们就把临床上常见问题,为家长朋友们一一解答。一、感冒发热6问答1问:请问宝宝体温多高时要去看医生?答:宝宝体温的高低不是就诊的依据,因为体温高低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72.
慢性隐匿性中耳炎是指发生于完整鼓膜之后的慢性中耳病理状况,包括肉芽组织、胆固醇肉芽肿和胆脂瘤等。由于无鼓膜穿孔和耳流脓病史,病变发展隐匿,临床上常常漏诊或不能查出。这一类型的中耳炎并术包括在以往和最新的中耳炎定义、名词和分类中,在国内也鲜有报道。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我科收治8例(9耳)慢性隐匿性中耳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资料患儿女性,1岁8个月。患儿出生时父母发现左颞部有一瘘口,无不适,3个月前因瘘口流脓,伴左眼睑红肿,在当地医院予以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愈合后反复破溃流脓,多次予以消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遂就诊于我院。查体:左颞部皮肤距外眦40 mm处可见一直径约2 mm大小瘘口(图1),挤压有黄色分泌物流出,左眼睑红、肿、压痛,左眼视力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球各方向活动不受限。  相似文献   
74.
路遥 《健康博览》2020,(1):33-33
今年上高二的小郭,因为大拇脚指头得了甲沟炎,使得脚指头旁边的肉又红又肿还流脓,没办法只能来医院了。我在门诊给小郭检查时,他爸在一旁黑着脸告诉我:这孩子爱干净,没事就喜欢剪脚趾甲,而且是抠着往缝里剪,剪到不能剪为止。以前就曾经得过甲沟炎,只是这次太厉害了。检查后发现,小郭的大脚趾因为甲沟炎,引起了甲沟周围脓肿,只能做个小手术拔除部分趾甲了。  相似文献   
75.
<正>乳突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根治慢性中耳炎的最有效的方法,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获得干耳[1],但是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许多不适,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实施中耳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6.
正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mlhearing loss SD)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其病因未明,可能与如内耳供血不足、病毒感染、变态反应、情绪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血压不稳等所致的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有关[1]。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现将我院治疗双耳先后发作突发性耳聋1例报道如下。病历资料患者,女,50岁,主因"左耳突然听不见1天"入院。患者入院1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左耳突然听不见,伴左耳鸣,闷胀感,无头痛、头晕,无视物旋转,无耳内流脓、疼  相似文献   
77.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54岁,农民。2005年2月始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头痛、发热、鼻塞、流脓血涕,逐渐加重,来我院诊为鼻窦炎、鼻息肉,经消炎症状不减。3月初于某军区医院行鼻息肉摘除手术,术后病理示:鼻息肉。手术后上述症状未消失,抗炎治疗无效。6月于青岛医学院附院住院治疗,CT示:  相似文献   
78.
颅骨巨细胞瘤临床极为少见,笔者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流脓。即后双耳流脓,约20余年。时有头痛,头晕及发热症状。自服消炎药治疗后,症状好转,仍经常反复发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9.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慢性良性疾病,虽然是良性,却被冠名为“最难治的乳腺炎”。因为其坚硬的肿块,“似癌非癌”,临床常常表现为酷似乳腺癌,虽有红肿热痛的症状,但多属于慢性炎症状态,“此炎非彼炎”。更麻烦的是后期还会破溃流脓,形成瘘道及慢性难愈性创面,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数月甚至数年。有些患者可导致乳房瘢痕累累,形态改变,对身心造成巨大伤害。本病西医往往以口服糖皮质激素或手术治疗,由于不良反应多,疗效不理想,常常建议患者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80.
案例背景患者王某某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后因左踝关节外伤,于2015年10月12日至甲医院治疗,该院于当月19日为其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年11月3日出院。出院医嘱为每3天切口换药,术后3周拆线。之后每月门诊复查,如发现骨折不愈合,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王某某术后在2015年11月17日至同年12月14日,先后6次至甲医院换药。同年12月14日,王某某因切口红肿流脓发热,再次至甲医院治疗,该院为其行切开引流及内固定取出术,后因王某某病情严重,又为其行左下肢膝下截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