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29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108篇
  2篇
中国医学   155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痛风性肾病患者 62例随机分为 2组 ,中西医组 32例予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及一般内科治疗 ,西医组30例只予一般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尿蛋白、尿 β2 -微球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 90 .6 % ,明显高于西医组 (63 .3 % ) ,两组比较P <0 .0 1 ;且中西医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降低血尿酸、尿蛋白及尿 β2 -微球蛋白方面均优于西医组。结论 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 ,用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2.
43.
王彩琴  蔡亚丽  李波 《四川中医》2004,22(12):40-41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5-FU引起腹泄副作用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病人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用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7.85%,对照组为40%(P<0.05)。结论:本方具有明显健脾和胃、淡渗利湿功效而缓解5-FU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4.
化痰泄浊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化痰泄浊法组方用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HPRL)6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泌乳素(PRL)和相关激素的影响,疗程3~6个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1.94%;中药可显著降低PRL值(P<0.01),对相关激素有良好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5.
骨质增生症又称增生性、肥大性或退行性骨关节病,好发于颈椎、腰椎、腰、跟骨等处。可单发或多发,属中医“眩晕”、“头痛”、“腰痛”、“痹证”等范畴,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亦偶发于年轻人。笔者采用三联法治疗本病126例,疗效较好,并与用抗骨增生片治疗的5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慢性支气管炎的基本病机是“外邪引动伏饮”。饮为阴邪,性质属寒;外邪入里易化热,故本病表现为外邪与伏邪胶结,寒邪与痰热混杂。病变迁延,久咳肺气渐虚,故又有虚实相夹的情况,至于病变部位,陈修园说:  相似文献   
47.
祛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鹏  张新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0):992-993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疾病。但是根据风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结合脾胃病的病理表现,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临证治疗脾胃病时,常酌加风类药物,每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兹介绍如下。1 风药益气健脾,升阳举陷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水谷,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在脾气升清的作用下,将精微物质布散全身,故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则阴土始运,中气不升,必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LEM)、化湿利水泄浊法方药(DTM)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动脉结构的影响。方法:45只12周龄S陬随机分为平肝组、化湿组、平肝化湿组(LEDTM)、依那普利组和模型组,另选同周龄硼KY大鼠9只作为正常组,灌胃给药8周。间接测压法测量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血管壁厚度与管腔比值(W/L),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SHR肠系膜动脉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HR的收缩压及W/L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下降;模型组ET升高,CGRP和NO降低;治疗组ET浓度下降,NO、CGRP浓度升高;模型组的肠系膜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见中膜纤维化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数量减少,细胞间隙增宽,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其余治疗组的肠系膜超微结构改变较轻。结论:平肝法和化湿法都能降低SHR的血压,同时能抑制SHR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对肠系膜动脉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49.
近几年来 ,我们采用淡渗泄浊法治疗痛风 2 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4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1人 ,女 3人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7岁 ,平均 4 1.5 6岁 ;病程最长 3.5年 ,最短 1天 ,平均 2 15 .6天。血清尿酸 >6 0 0 μm ol/ L 者 8例 ,5 5 0~ 5 99μm ol/L者 10例 ,<5 5 0μmol/ L者 6例 (本院正常值 90~ 4 2 0μm ol/L) ;单一关节炎者 3例 ,2个以上关节炎者 2 1例 ;合并高血压、泌尿系结石、肾功能损害、痛风结节溃破者 13例。诊断标准根据第 9版《实用内科学》痛风的诊断标准。凡急性或复发性非对称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50.
男性射精生理学机制十分复杂。正常的射精活动有赖于精神、神经、内分泌和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下丘脑对于射精起着主要的作用 ,射精活动受到脑内儿茶酚胺系统和 5 -羟色胺系统的调节 ,前者为射精的激活系统 ,后者则为射精的抑制系统。泄精、射精和射精时尿道内口闭锁均由交感神经 ,特别是以α -肾上腺素能受体机制调节 ,这是射精障碍治疗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