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4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赵宏宇 《黑龙江中医药》2013,(4):F0003-F0003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探索改良了三黄二香散的外用剂型,将散剂改良为油膏剂,使该方在临床使用中具有更方便有效、简捷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2.
自制珍珠母油膏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1996年5月至2000年5月,我院采用自制的珍珠母油膏对28处溃疡期褥疮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1998年以来,笔者以黄芪蛋黄油膏外敷为主,适当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臁疮,取得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56例中,男40例,女16例;30—40岁7例,41~50岁8例,51~60岁14例,61-80岁27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10年,平均4.6个月。均为单肢患病,发生在内臁者16例,外臁者40例,  相似文献   
74.
苦丁香油膏治疗慢性鼻炎、鼻息肉12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炎和鼻息肉均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苦丁香油膏治疗该病129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5.
王学燕  陈秀珍 《全科护理》2020,18(24):3174-3175
[目的]探讨黄芩油膏外涂配合手三里穴位按摩治疗奥硝唑氯化钠所致输液疼痛的效果。[方法]将发生奥硝唑氯化钠所致静脉炎疼痛且配合治疗的病人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黄芩油膏外涂配合手三里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常规硫酸镁湿敷,评估病人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且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黄芩油膏外涂配合手三里穴位按摩可减轻或缓解奥硝唑氯化钠所致静脉炎的疼痛程度及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且黄芩油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别采用大黄麻油膏和大黄蜂蜜膏贴敷于便秘患者的神阙穴,观察其对于便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间收住某三甲医院血管外科的25例便秘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大黄麻油膏贴敷于神阙穴;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收住的26例便秘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大黄蜂蜜膏贴敷于神阙穴;比较两组患者贴敷后便秘改善的情况,以及贴敷药膏的穴位周围皮肤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改善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5.4%),而穴位邻近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大黄麻油膏贴敷可显著改善患者便秘情况,减轻患者腹胀,缓解排便费力,且与大黄蜂蜜贴敷的皮肤不良反应相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自制黄芩油膏纱布促进气管切开患者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4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自制无菌黄芩油膏纱布换药,对照组术后采用无菌纱布换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气管切开处皮肤渗血、红肿、皮疹(糜烂)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观察组患者皮肤渗血、红肿、皮疹(糜烂)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观察组皮肤渗血、红肿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而皮疹(糜烂)并发症发生率随时间延长观察组无变化,对照组则呈上升趋势。结论:自制黄芩油膏纱布可以促进气管切开患者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肛窦切开联合红油膏外敷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80例肛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肛窦切开联合红油膏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肛窦切开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1)。结论:采用肛窦切开联合红油膏外敷治疗肛窦炎具有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独立包装的黄芩油膏纱布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制作独立包装的黄芩油膏纱布,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组30例予独立包装黄芩油膏纱布换药,对照组30例予罐装黄芩油膏纱布换药,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记录局部疼痛、水肿、出血、分泌物及最后的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创面疼痛评分、换药创面水肿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油膏用于肛瘘术后换药的疗效肯定,独立包装的黄芩油膏纱布改变了常规黄芩油膏纱布的剂型,减少医源性污染的机会,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0.
中药外用生肌药膏的熬制需要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溶质,就是中草药,一部分就是溶液,为的是在高温条件下提取溶质中的有效成分,其中油类是最主要的溶剂。究其原因,不外乎油类溶液具有沸点高、无毒、润滑,且容易与皮肤亲和等特点。但而今看来,中医外科医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香油这一溶剂。关于此点,笔者试从中医理论下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