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142.
浅析心肾相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心肾相交的理论源流、机理加以探析,提出心肾相交的内涵包括:心血肾精同源互化、心神肾精相互为用、君火命火相得益彰、心火肾水相互制约、元气与心血相助5个方面。对于探讨心肾相交的意义及指导临床治疗心肾不交导致的病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3.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自然科学家,出身于医药世家,著有《本草纲目》、《濒湘脉学》等。虽出身于医药世家,但其学术思想水平及品德远远超出其家。学习《内经》理论,综百家医术,而又发展了《内经》之学,胜于百家之术。如对阴阳水火、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理论,均有较大发挥,又如对人身“脑”的认识,内经有“脑为髓之海”、“脑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4.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对其论述比较混乱。文章从古代论述、阴阳理论、五行角度系统梳理了水火既济和心肾相交的含义,阐述了阴阳冲和、水火既济、心肾相交三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提山了心肾相交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肾相交是指心肾之气的全面交感,狭义的心肾相交单指肾水与心火的相交,并指出了心肾相交的途径、时间和其他含义。  相似文献   
145.
薛松  张其成 《山西中医》2008,24(2):42-43
阴阳互根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张景岳从阴阳互根的角度阐发了人体精气、水火等的关系,创立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独特治法.由于受易学"阳尊阴卑"思想的影响,张景岳更重视阳气的作用,提出"阳非有余",并从形气、寒热、水火3个方面加以阐发.在强调阳气重要性的同时,张景岳亦不忽视真阴,他从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以及真阴之治5个方面阐述了人体"阴常不足"之理.  相似文献   
146.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II型糖尿病患者增多,与交泰丸善治的"水火未济"证候相一致,为其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归纳总结了交泰丸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的视网膜病变的基础药理研究,包括降糖作用、配比及机制;综述了交泰丸在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应用。综上,在今后研究中,应加强方证对应研究,以期为交泰丸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正>心律失常是多种病因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常引起心脏频率、节律、起搏点、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紊乱的一类疾病[1]。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000万的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约有53万人猝死,发病年龄越来越老龄化[2]。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电除颤、起搏器等方案,但治疗效果不佳[3]。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范畴。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常存在体质虚弱、元气匮乏的情况,因此,可从营卫气血着眼,从脐部激发元气,调整营卫气血运行进行治疗。1中医对于心律失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对妇科非特异性外阴炎效方青归饮的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内服有效方剂青归饮,配合水火丹外用。结果:65例患者,痊愈41例,占68%;好转16例,占23%;无效8例,占12%。结论:青归饮使患者体内病毒得到清除,外部症状缓解,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病因和症状。  相似文献   
149.
黄元御《四圣心源》认为,阴阳互根在生理上的表现应为:阳自右而降,降而下沉入肾,化为浊阴,肾阴中含阳气升发之本;阴自左而升,升于上位而化清阳,心火故含阴精化生之根,这便是阴阳互根依托于气化周流的生理循环,也是其余互根关系衍生的基础。简而言之,互根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关系紧密且伴随有对立关系的两者之间。依据此理论,黄元御总结出阴阳互根、水火互根、气水互根、气血互根、精神互根,明辨黄氏学说中的互根思维,对深入剖析理解其学术思想与遣方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0.
曹升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0):731-732
中药炮制是我国一项传统制药技术,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将炮制分为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其中水制法中的润法应用最广、最普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