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40篇
  免费   1511篇
  国内免费   775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464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666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0775篇
内科学   5328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185篇
特种医学   18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3342篇
综合类   11820篇
预防医学   2435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4727篇
  83篇
中国医学   1066篇
肿瘤学   1031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832篇
  2021年   1004篇
  2020年   986篇
  2019年   1024篇
  2018年   484篇
  2017年   959篇
  2016年   1021篇
  2015年   1285篇
  2014年   2326篇
  2013年   2347篇
  2012年   3045篇
  2011年   3068篇
  2010年   2849篇
  2009年   2818篇
  2008年   2668篇
  2007年   2492篇
  2006年   2179篇
  2005年   2156篇
  2004年   1642篇
  2003年   1480篇
  2002年   1384篇
  2001年   1055篇
  2000年   795篇
  1999年   639篇
  1998年   541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392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静脉留置导管引起的感染是较严重的院内感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 37例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 ,为减少该病的发生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发生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 37例 ,其中男 2 2例、女 15例 ,年龄 37~ 76岁 ,诊  相似文献   
92.
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内置管引流后,胸腔内注入药物,1次/周,共2~4次。结果 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8例,有效率73%。主要毒性为轻度消化道反应、胸痛及发热。结论 胸腔内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93.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5月至2006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19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19例中男16例,女3例;年龄4~50岁。先天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室间隔缺损(VSD)并动脉导管未闭(PDA)修补术后1例、右心室起搏导线折断1例,无原发心脏病3例。  相似文献   
94.
小剂量华法令预防尿毒症长期留置导管栓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透析患者的血液透析通路被视为“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最常使用的透析通路。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种种原因无法拥有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我们自2002年起,先后为22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在颈内静脉留置带绦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建立了长期血管通路,有14例患者反复出现导管血栓栓塞,部分患者给予小剂量华法令可预防之,现作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ICU危重患者分为PICC组(40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0例),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PICC组较锁骨下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92.5%vs 75.0%,χ2=4.501,P=0.034),穿刺时间短[(15.7±5.3)min vs(23.9±6.3)min,t=-6.263,P=0.00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0.0%vs 27.5%,χ2=4.021,P=0.045).结论 PICC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在危重患者中PICC置管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96.
何建 《中国医药指南》2005,3(7):868-869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内科简易手术,简便易学,创伤小,安全系数高,广泛用于气胸、液气胸及胸腔积液等的引流治疗.经观察其主要并发症为皮下气肿,发生率为20%左右,轻重不一,多发生在皮下组织松弛的患者.  相似文献   
97.
CT导向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2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研究其近期局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方法肾上腺肿瘤患者共29例,病灶总数31个,其中直径≤2.0cm的病灶共5个,2.1-4.0cm者18个,4.1-6.0cm者5个,≥6.1cm者3个,经RFA治疗1个月后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上述病灶经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坏死者分别为5个、18个、3个、2个。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RFA治疗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是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8.
855例小儿包茎气囊导管扩张术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勋  赵颖新  王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1005-1005
小儿包茎是男性小儿常见病之一,我院自2001年开设小儿包茎门诊以来,至2004年7月底共收治小儿包茎患儿855例,通过气囊导管扩张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王玉娥  周淑梅  柏瑾 《首都医药》2005,12(12):15-16
本文应用自然辩论法中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原理,对科技手段在心脏病方面的诊断进行多角度论述,着重阐述超声波、导管技术、放射性元素等现代科技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完善人类的精神生活,推进医疗现代化的进程。科学的发展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应用,改善人们的生活,医学技术与方法的进步使医师们获得了先进手段来诊断治疗与心血管有关的疾病,避免了许多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先进的医疗仪器不断地应用于临床,从而使心脏病诊断得到了革命性的进展。它已能准确地识别出组织结构上的细胞电活动及解剖循环系统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了心脏病的发生。各种检查方法不断出现,收集到的病人资料增多,打破了传统的经验主义框架,使心脏病诊断向科学性、精确性、准确性方面迈出巨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留置超滑乳胶气囊导尿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586例留置超滑乳胶气囊导尿管患者进行观察,回顾分析。结果留置超滑导尿管并发症与导尿方法、规范操作、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及相关知识宣教有关。结论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是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