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19篇
  免费   3859篇
  国内免费   1946篇
耳鼻咽喉   342篇
儿科学   755篇
妇产科学   585篇
基础医学   5041篇
口腔科学   437篇
临床医学   17104篇
内科学   7881篇
皮肤病学   1050篇
神经病学   763篇
特种医学   19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9篇
外科学   2649篇
综合类   26138篇
预防医学   20359篇
眼科学   447篇
药学   13586篇
  227篇
中国医学   5705篇
肿瘤学   1913篇
  2024年   663篇
  2023年   2626篇
  2022年   2213篇
  2021年   3116篇
  2020年   3016篇
  2019年   2630篇
  2018年   1100篇
  2017年   2069篇
  2016年   2142篇
  2015年   2547篇
  2014年   4354篇
  2013年   4107篇
  2012年   5218篇
  2011年   5520篇
  2010年   4942篇
  2009年   4494篇
  2008年   9864篇
  2007年   6734篇
  2006年   5037篇
  2005年   6679篇
  2004年   4989篇
  2003年   5460篇
  2002年   3619篇
  2001年   2819篇
  2000年   1958篇
  1999年   1611篇
  1998年   1470篇
  1997年   1168篇
  1996年   973篇
  1995年   888篇
  1994年   721篇
  1993年   473篇
  1992年   423篇
  1991年   435篇
  1990年   411篇
  1989年   35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栓塞术前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考察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边界、门脉癌栓、远隔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介入治疗前HCC患者46例,VEGF定量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ABC ELISA法。根据血浆VEFG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阳性组(32例)和阴性组(14例),对肿瘤大小、边界、门脉癌栓、远隔转移情况进行组间对比。CT和DSA间接门脉造影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评估。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69.56%(32/46),阴性表达率30.44%(14/46)。VEGF阳性组肿瘤直径>5cm者26例(81.25%),阴性组12例(85.7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T片上阳性组肿瘤边界清楚15例(46.88%),阴性组边界清楚8例(57.1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阳性组门脉癌栓发生率62.50%(20/32),阴性组14.29%(2/14),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组远隔转移8例;阴性组无远隔转移,经检验P<0.05。结论血浆VEGF高表达可以提示门脉癌栓或远隔转移的存在,而与肿瘤大小、边界无关。血浆VEGF可能成为观察肿瘤门脉癌栓及远隔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2.
化疗致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567例接受氟尿嘧啶类为主抗癌药物治疗患者于化疗期口服别嘌呤醇片或含漱0.8%别嘌呤醇溶液预防口腔黏膜炎,每天观察并记录患者口腔情况、化疗不良反应及睡眠情况等.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49例(8.6%),影响口腔黏膜炎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口腔pH值、唾液黏稠度、腹泻、睡眠(均P<0.01).结论 需针对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黏膜炎的发生率及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人流术室内空气中单位时间氧化亚氮的变化及对人的影响。方法对80例行人流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术者持续工作60min、术者持续工作70min和通风30min分别采样80、40、40、80份,并进行不同时段比较。结果手术70min 92.5%样本N2P释放量〉0.15mg/m^3,与手术前、手术60min及通风30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氧化亚氮在无痛人流术操作过程中,时间〉60min会引起人体不适,需采取通风换气的措施,才能使空气净化。  相似文献   
994.
p27ki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p27^ki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7例浸润性宫颈癌(IC)、11例宫颈原位癌(CLS)、18例宫颈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SD)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NE)进行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p27^kip1的检测。结果 15例正常宫颈上皮中p27^kip1蛋白全部高表达,而在SD和CLS以及浸润性宫颈癌中,其蛋白表达水平随病变的发展呈现了有意义的下降。在宫颈癌进展期,p27^kip1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27^kip1蛋白高表达组生存率明显优于低表达组。结论 p27^kip1蛋白表达的下降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水平检测是宫颈癌早期诊断及判定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目的:探讨PCR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腹水中细菌DNA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空肠-空肠吻合组;C组为空肠吻合口瘘组;D组为回肠-回肠吻合组;E组为回肠吻合口瘘组。采集手术前后外周血及术后腹水,抽提DNA, 比较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PCR阳性率,并观察各组的病理学情况。结果:(1)C,E组术后外周血lacZ基因PCR阳性率与B,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E组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显著高于B,D组(P<0.05)。(2)C,E组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D组(P<0.05)。(3)C,E组腹水lacZ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C,E组腹水16SrRNA基因阳性率与外周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CR检测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对空、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2)检测术后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短发卡RNA对人胃癌细胞STAT3基因的沉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胃癌MKN-45细胞STAT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STAT3 mRNA 编码序列,设计RNA干扰靶点,构建STAT3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质粒(psiRNA-H1/STAT3),使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实验分为对照(A)组,psiRNA-H1转染(B)组和psiRNA-H1/STAT3转染(C)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特异性小RNA干扰基因对胃癌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siRNA-H1/STAT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并经测序证实。将其成功转染MKN-45细胞后,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 结论:将成功构建的针对STAT3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MKN-45细胞,能有效抑制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为STAT3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9.
1000.
1993年5月-1997年7月,我们采用自拟胃溃康胶囊治疗胃幽门螺杆菌(HP)型胃病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1983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胃脘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RP阳性的诊断方法:采用病理活检、RP培养,同时抽外周血做血清IgG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