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70篇
  免费   5575篇
  国内免费   4511篇
耳鼻咽喉   581篇
儿科学   892篇
妇产科学   596篇
基础医学   6749篇
口腔科学   2147篇
临床医学   15926篇
内科学   7707篇
皮肤病学   740篇
神经病学   2479篇
特种医学   37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5篇
外科学   6989篇
综合类   30517篇
预防医学   14368篇
眼科学   1260篇
药学   14135篇
  157篇
中国医学   8530篇
肿瘤学   2397篇
  2024年   839篇
  2023年   2839篇
  2022年   2478篇
  2021年   2849篇
  2020年   2708篇
  2019年   2705篇
  2018年   1373篇
  2017年   2124篇
  2016年   2621篇
  2015年   3443篇
  2014年   5723篇
  2013年   5476篇
  2012年   7265篇
  2011年   7827篇
  2010年   6990篇
  2009年   6666篇
  2008年   8008篇
  2007年   6948篇
  2006年   6321篇
  2005年   6702篇
  2004年   4805篇
  2003年   4512篇
  2002年   3367篇
  2001年   2744篇
  2000年   2042篇
  1999年   1623篇
  1998年   1362篇
  1997年   1183篇
  1996年   1085篇
  1995年   1065篇
  1994年   871篇
  1993年   691篇
  1992年   615篇
  1991年   573篇
  1990年   487篇
  1989年   466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31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了解广西横县鱼类吸虫感染的虫种,评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鉴定囊蚴的有效性。方法采集横县某水库小鱼,采用人工消化法消化收集囊蚴,在解剖镜下分捡单个囊蚴,按形态学特征鉴定分类,提取不同形态囊蚴的DNA后进行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小型鱼类112条,吸虫囊蚴阳性率为39.29%。观察到5种不同形态的囊蚴。ITS2序列分析鉴定为4种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和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 dubinini)。其中一种在形态学上判定为非人类吸虫的囊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华支睾吸虫。结论在横县某水库小鱼中检出4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台湾棘带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仅靠形态学上对鱼类吸虫囊蚴进行虫种鉴定有一定的缺陷,可以结合ITS2序列分析来完善。  相似文献   
82.
目的构建ICU系统风险管理模式,明确医院感染防控重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通过构建ICU系统风险管理模式,筛选出极高风险ICU,针对极高风险ICU二次评估,筛选高风险环节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千日发现率等指标。结果神经内科ICU风险最高,对其进行二次评估,筛选出高风险环节针对性进行干预,风险评估项目实施后,干预前、后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及高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由23.26%(20/86)降低到9.82%(11/112)(P<0.05),医院感染MDRO发生率由5.29‰(6/1 135)降低到0.94‰(1/1 069)(P<0.05),人均住院天数由13.20(1 135/86)天降低到9.54(1 069/112)天。结论构建ICU系统风险管理模式,评估出高风险部门及高风险环节,针对性进行干预,有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患安全。  相似文献   
83.
热敏灸属于灸法的一种,在临床上治疗各个系统的疾病有着非常独特的疗效。在运动系统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变以及肌肉筋膜劳损等疾病有着广泛的运用,并且在临床上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对近10年单纯热敏灸在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
85.
《中成药》2019,(5)
目的研究弥罗松酚在大鼠脑核团(海马、大脑皮层、丘脑、纹状体、下丘脑、小脑)内的分布。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弥罗松酚(40 mg/kg)后处死,取脑核团,乙酸乙酯从其匀浆液中萃取弥罗松酚。然后,HPLC法检测该成分含有量,分析采用YMC ODS 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85∶15);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弥罗松酚在0.5~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 0),萃取回收率大于75%,RSD小于10%。静脉注射后,该成分在脑核团内形成持续的分布过程,给药后45 min左右其含有量达到峰值。结论弥罗松酚可透过血脑屏障,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ArcCHECK系统在食管癌断层治疗旋转照射和固定野照射计划验证中的应用,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对32例不同部位食管癌分别制作Helical旋转照射和Direct固定野照射验证计划,并通过ArcCHECK测量、分析,对比验证结果通过率。分析靶体积与计划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将靶体积较小的治疗验证计划分别放在ArcCHECK模体中心和外周探测点处,分析验证通过率差异。结果 Helical计划验证通过率高于Direct计划(P<0.01),其靶体积与验证通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和-0.042,P值分别为0.041和0.819。Helical计划采用3%/2mm标准时,高剂量区放在模体中心和外周探测点处测得的通过率不同(P=0.005),后者通过率更高;采用3%/3mm标准时与Direct计划的3%/3m、3%/2mm标准的相近(P均>0.05)。结论 Helical计划验证通过率普遍高于Direct计划,原因可能与ArcCHECK探测器的角度响应以及因更多参考点受到低剂量辐射而未参与计算有关,另外还可能跟Direct计划对断层治疗剂量控制系统要求更高有关。在Helical验证计划中,当采用3%/3mm标准时,靶体积越大,验证时出现较低通过率的可能性增加,但相关系数较低。验证计划的高剂量区位于模体中心或者探测点处都可以实现计划验证,综合考量建议放在模体等中心处。  相似文献   
87.
胡兴莉 《全科护理》2015,(8):106-108
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复杂性,动态复杂系统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具有革新意义和指导意义。但如何应用这一理论为教学服务,目前学界还在探讨之中。教师和学习者是动态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最具有主动性的主体系统,因此教师的角色重建和学习者的主体发展应该首先得到关注。教师角色范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放弃权利,创设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主体发展既要关注主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发展,又要关注与其它主体系统在互动中的适应性发展,让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88.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与其他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4)、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4)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1998—2014),其中中国知网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Embase Database(1980—2014)、PubMed(1950—2014)。纳入比较艾灸与其他疗法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合并效应量。结果纳入7篇文献,共6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疗法相比,艾灸更显著地减轻KOA患者疼痛[WMD=-2. 22,95%CI(-3. 21,-1. 24),P 0. 05]、改善功能障碍[WMD=-5. 72,95%CI(-9. 09,-2. 35),P 0. 05]、缓解僵硬程度[WMD=-2. 28,95%CI(-3. 58,-0. 97),P 0. 05]、改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WMD=-7. 79,95%CI(4. 21,11. 37),P 0. 05]、总有效率更高[W-H=-3. 68,95%CI(1. 72,7. 87),P 0. 05]。结论艾灸治疗KOA优于其它疗法,且有更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联合常规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和晨僵)、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功能)、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2、IL-17、NF-κB]、NF-κB通路相关指标[NF-κB激活剂1(Act1)、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率[60.0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0/3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生理、社会功能评分降低,且NF-κB、Act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评分、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通过抑制NF-κB通路过度活化,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7表达,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