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2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总黄酮对四氯化碳(CCl_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各组小鼠灌胃给予药物或溶剂干预10 d后,腹腔注射0.1%CCl_4花生油溶液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中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叶木通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ST、ALT活性,提高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血清MDA及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下调肝组织NF-κB蛋白表达,并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三叶木通总黄酮对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2.
自从比利时学者Cosyns等及Vanherwegher分别于1994年及1995年各报道了1例"中草药肾病"伴泌尿等肿瘤,前者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乳头状移形细胞癌,后者为肾盂移行细胞癌.随后国内外大量学者开始关注引起"中草药肾病"的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其中尤以关木通、广防己中药最为多见.在此,主要讨论3种不同木通的临床应用及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崔占虎  袁媛  胡峻 《中国现代中药》2016,18(12):1560-1565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高效鉴别木通、川木通及关木通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木通、川木通及关木通基原植物,所有样品进行总DNA的提取,通过对木通、川木通及关木通样品trn L-trn F片段进行扩增、测序,进行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采用2步法进行PCR扩增,从而对木通、川木通及关木通进行鉴别。结果:通过对影响PCR反应时间的退火温度、变性温度、退火时间、变性时间、循环次数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对不同型号PCR仪进行考察,分别获得木通、川木通及关木通快速PCR反应程序。在PCR产物中加入SYBR Green I染料,正品显示出明亮绿色荧光,而混淆品不显示荧光。结论:快速PCR方法可以简单快速鉴别木通、川木通及关木通,为实现药材分子鉴别的现场运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4.
张铮  蹇君艳  王喆 《中草药》2016,47(21):3890-3895
目的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陕西秦岭地区6个天然居群的三叶木通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10对引物组合对111份三叶木通种质进行AFLP扩增,并评估遗传多样性。结果 AFLP扩增结果共产生221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占59.7%。6个三叶木通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505,基因多态性指数为0.185。在Nei’s遗传距离0.13处,6个天然居群被聚为4个类群。结论陕西秦岭地区三叶木通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居群内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药物配伍中木通的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的含量,考察药物配伍对木通毒性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有效地安全用药。方法:通过对龙胆泻肝汤中的药物比例进行调节,将其分为木通组、全处方组、木通+清热组、木通+滋阴组、木通+利水组以及阴性对照组(即全处方除去木通)6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个组别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组别间马兜铃酸A的含量差别。结果:通过实验可知,以木通组作为参考组别,全处方组中马兜铃酸A含量最低,木通毒性最小;木通+滋阴组中木通毒胜也明显降低;其他组别中马兜铃酸A含量同样祓禾通组较低,但降低幅度较小。结论: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当处方中药物配伍发生变化时,木通的毒性成分含量也随之改变。准确有效的处方配伍可以将木通毒性明显降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因此,中药的配伍研究在合理安全用药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木通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血液透析滤过的方法治疗木通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7例,并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6例木通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痊愈出院;1例症状减轻,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有效地治疗木通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不同剂量马兜铃酸药物导致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31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分为汤药组21例和成药组10例.汤药组根据所含关木通剂量分为小剂量组7例和大剂量组14例.观察不同剂量服药后首发症状,肾功能及肾组织活检病理改变.结果:成药组以贫血(40%)、乏力(30%)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90%).病理改变呈慢性间质小管病变,但"寡"炎细胞浸润.大剂量组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为首发症状(71%),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57%),糖尿和氨基酸尿阳性率分别为100%和75%.病理改变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小剂量组视服药时间长短,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为早期慢性间质性肾炎.成药组及小剂量组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尿糖(分别为42.8%和50.O%)、尿氨基酸(分别为28.8%和50.O%)升高比例<大剂量组.结论:不同剂型、不同剂量马兜铃酸药物所致马兜铃酸肾病,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慢性间质小管病变,"寡"炎细胞浸润为特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有或无肾炎病史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方法:11例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按发病前肾功能正常时有或无肾炎病史分为有肾炎史组5例和无肾炎史组6例。比较2组发病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肾组织活检病理改变。结果:有肾炎史组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40%),同时伴有大量蛋白尿(60%)、镜下血尿(40%)及高血压(40%),尿糖定量、尿N-乙酰-β-D 葡萄糖苷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氨基酸均比正常明显升高,但无肾炎病史组升高更明显。肾脏病理改变同时伴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肾小球痛变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无肾炎痛史组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100%).镜下血尿(16%),无或仅少量蛋白尿,无高血压。尿糖定量、尿N-乙酰-B-D葡萄糖苷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氨基酸升高更为明显;肾脏病理改变呈急性肾小管坏死。结论: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发病前有或无肾炎病史,发病后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明显不同。无肾炎病史者肾小管功能损伤明显.肾小管功能相关检查可协助诊断,尿糖阳性,是提示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的热稳定性和配伍对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影响,探讨马兜铃酸Ⅰ的配伍减毒机制。方法HPLC法测定关木通单煎液、关木通与丹皮共煎液、马兜铃酸Ⅰ对照品单煎液、关木通单煎后药渣和关木通与丹皮共煎后的关木通药渣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结果马兜铃酸Ⅰ在纯水中煎煮后减少,并在其保留时间前又出现一个色谱峰,此峰同样出现在关木通煎煮液中。丹皮与关木通药对共煎液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低于关木通单煎液,并且共煎后的关木通残渣中的马兜铃酸Ⅰ也低于单煎后残渣。结论马兜铃酸Ⅰ在加热的条件下不稳定,部分生成另外一种物质。丹皮与关木通配伍后没有抑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Ⅰ的溶出量,配伍减少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原因是后者溶出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10.
从马兜铃酸问题看中药国际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界较敏感的停止进口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简称AA)的中药材(广防已、关木通等)的原因和背景,提出运用道地药材理论,研究安全使用的方略,建议用马兜铃酸肾病AAN(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来取代中药肾病CHN(Chinese Herb Hephropathy),因为不是所有的中药都会引起肾病,不能跟随西方人使用扩大的,不够严密准确的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