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6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38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2951篇
预防医学   48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540篇
  8篇
中国医学   1191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915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068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870篇
  2008年   902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702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任某 ,女 ,12岁。于 1996年 4月 8日上午 11时就诊。其母诉 ,患女为先天性脑积水而遗留巨颅伴智力低下、失眠等至今。于 12岁月经初潮 ,已半年 ,近因月经不调伴功血 3个月 ,多方医治无效。诊见面色苍白 ,精神萎靡 ,体位蜷曲 ,头颅巨大 ,头发稀少 ,头下垂 ,抬举困难 ,答不对题 ,斜视 ,肢瘫。舌淡苔薄 ,脉细弱。中医诊为脾肾双虚之经乱。西医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伴月经不调。治取石门穴进针 2寸行弱刺激手法 ,留针 30min。翌日经停。未再针 ,至 3个月后 ,亦未来经 ,随访两年闭经至 16岁病故前 ,也未来月经。讨 论 本案属先天大亏 ,脾肾双虚…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及药物组,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智力测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值变化。结果两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针灸组显著。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V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陈旭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10):20-20
笔者自2007年以来,利用倒悬自重牵引联合单穴电针腰突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毅  王玉芳 《陕西中医》2009,30(6):715-7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在常规选用华素片、复合维生素B1片、维生素C片的同时又选取双侧曲池、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92.5%。结论:针刺两穴能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此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调理胃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影响。方法:运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出血,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CT检测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疗效判定指标,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与西药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28天后,体感诱发电位(SEP)总体异常率明显降低,CT检测血肿量明显减少,且头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头针组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提示头穴透刺可纠正急性脑出血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促进血肿吸收,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改善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和代偿机能,从而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6.
田从豁教授系国家级名医,著名针灸专家。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年余。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治疗方法。神志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患。即包括中医所说的“郁证”,“百合病”,“脏躁”,“烦躁”,“失眠”等,相当于西医中的“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本文初步探讨及介绍田老独特的背俞穴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7.
针药并用治疗偏头痛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风  李新娥 《陕西中医》2007,28(2):209-21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两组病人均服用氟桂利嗪、甲芬那灭酸片,治疗组70例加针灸取风池、太冲等主穴,同时配合辨证取穴,对照组50例加服谷维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6%。提示:针药同用能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消炎止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7):2-2
《中华组合穴集成》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刘炎教授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针灸临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合穴。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涌泉穴的生理特点、证治范围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涌泉穴居足底,与人体诸脏腑关系密切。在临床上其治疗范围颇广,常用于眩晕、昏厥、癫狂、中风、头痛、喉痹等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0.
股外侧皮神经痛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3:1,原因不明,可受寒、潮、外伤而诱发,也可继发于腰部骨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单侧,主要症状有大腿前外侧持续性蚁走及麻木、僵硬、刺痒、烧灼或疼痛感。笔者自2002年7月~2005年8月,运用髀关穴神经阻滞后针刺局部穴位治疗本病症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