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164篇
  免费   9502篇
  国内免费   6218篇
耳鼻咽喉   888篇
儿科学   1215篇
妇产科学   1346篇
基础医学   2216篇
口腔科学   899篇
临床医学   38111篇
内科学   11039篇
皮肤病学   2062篇
神经病学   1858篇
特种医学   43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7篇
外科学   7627篇
综合类   72423篇
预防医学   9743篇
眼科学   1681篇
药学   23373篇
  163篇
中国医学   177653篇
肿瘤学   9592篇
  2024年   779篇
  2023年   3133篇
  2022年   2412篇
  2021年   3886篇
  2020年   3348篇
  2019年   4328篇
  2018年   1683篇
  2017年   4701篇
  2016年   5139篇
  2015年   5431篇
  2014年   10923篇
  2013年   10173篇
  2012年   13766篇
  2011年   15654篇
  2010年   16161篇
  2009年   15320篇
  2008年   15763篇
  2007年   13464篇
  2006年   13334篇
  2005年   14683篇
  2004年   16484篇
  2003年   16964篇
  2002年   15363篇
  2001年   18911篇
  2000年   19860篇
  1999年   16862篇
  1998年   17391篇
  1997年   16714篇
  1996年   15124篇
  1995年   13892篇
  1994年   8653篇
  1993年   5009篇
  1992年   4140篇
  1991年   3427篇
  1990年   1541篇
  1989年   1502篇
  1988年   507篇
  1987年   243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32.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小儿具有"肾常虚,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吾师赵历军教授提出以"益气化湿"法治疗小儿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27/30),对照组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4.
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其中最常见、最危重的疾病之一,危险分层评分的应用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加合理地评估病情、制订治疗方案。目前它们在急诊室分诊、入院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估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超敏肌钙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等新兴标志物的出现,以及标志物联合评分的研究,危险评分将进一步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5.
36.
37.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36-113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0例504眼弱视儿童精确配镜,辅以遮盖,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家庭精细作业及12岁以上患儿联合口服左旋多巴进行综合治疗,对其矫正视力进行观察并随访3年以上。结果:420例(504眼)患儿治疗观察3年后,基本治愈437眼(86.71%),进步56眼(11.11%),无效11眼(2.18%)。结论:弱视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8.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抽样,择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性西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疗法(包括针刺及服用中药正容汤等),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60%)明显高于对照组(6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
窠囊最早源于宋代许淑微所提的"湿痰、痰饮成癖囊"之说,后世医家又做了进一步分析。窠囊作为有形实邪,是痰瘀互结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病位常在胃,表现为痞满、纳呆、呕恶、噎膈等症,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势迁延难治等特点,与胃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窠囊理论,可将窠囊蛰伏胃脘、孳生癌毒归为胃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治以理气化痰、活血祛瘀、涤痰逐饮、健脾补肾等法为主,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