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17篇
  免费   940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33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358篇
内科学   63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379篇
外科学   1882篇
综合类   5491篇
预防医学   1435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1616篇
  29篇
中国医学   1250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38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532篇
  2014年   1210篇
  2013年   1112篇
  2012年   1475篇
  2011年   1576篇
  2010年   1501篇
  2009年   1287篇
  2008年   1325篇
  2007年   1297篇
  2006年   1128篇
  2005年   1207篇
  2004年   1219篇
  2003年   1260篇
  2002年   1084篇
  2001年   999篇
  2000年   937篇
  1999年   787篇
  1998年   670篇
  1997年   575篇
  1996年   570篇
  1995年   461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384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读了贵刊第 18卷第 3期刊登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固定方法的应用”一文后 ,有几点不同看法与同仁商榷。1 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的持针手法小儿头皮静脉分支多 ,互相沟通 ,交错成网 ,浅表易见 ,不易滑动 ,便于固定[1] 。但较粗、直的静脉少 ,多数静脉短且细。笔者认为 ,用来玉民等同志的持针方法对于较粗、直的血管及较合作的患儿尚可行 ,但无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原因如下 :(1)来玉民同志的进针手法有助于快速刺入皮下 ,但进针后到成功穿入血管与持针手法无因果关系 ;(2 )对于极浅、细且短的血管快速进皮易至刺入过深 ,而刺破血管 ,同…  相似文献   
992.
李宏龙  马培  董利静 《新中医》2021,53(21):186-188
目的:观察采用银质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银质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质针联合中医手法松解治疗。观察2 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分别评估2 组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5 d、治疗28 d 的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VAS 评分降低(P<0.05),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VAS 评分较低(P<0.05),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7 d、治疗15 d、治疗28 d 2 组膝关节活动度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7 d、治疗15 d、治疗28 d 比较,研究组治疗同期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大(P<0.05)。结论:银质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并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此方法较仅使用银质针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93.
兰美安  胡霞 《护理研究》2006,20(11):2851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由于咽部肌肉松弛,食物团块极易滑入呼吸道,引起喉梗阻或误吸而危及生命。笔者施行海姆立克手法成功抢救酒精中毒致急性喉梗阻病人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一般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颈功能活动度和椎间孔内臂丛神经根内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和右侧屈等颈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C5~7神经根内径明显减小,且观察组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方向颈功能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C5~7神经根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CSR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缓解神经根水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LDH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遵循随机信封法等分成联合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腰椎牵引联合常规推拿治疗,联合组则实施针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治疗。评价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及对照组的PR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腰椎最大活动度及肌力正常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腰夹脊联合推拿(四指推脊柱调整手法)可显著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改琴 《中国康复》2008,23(2):112-11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手法、牵引和中药热敷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更显著;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81.0%、98.3%与12.0%、77.5%,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提高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痛阌值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7.
林树梁  赵鹭 《新中医》2021,53(23):180-18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氏手法治疗,2 组疗程均为8 周。观察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 变化,观察2 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臂丛牵拉试验结果、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3.00%,高于对照组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2 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生活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述3 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不同时间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 周、治疗4 周、治疗8 周VAS 评分均低于同时段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2 组臂丛牵拉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ND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臂丛牵拉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ND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感,减轻颈椎功能障碍,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SR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由于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有病例脱落,最终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参与疗效评价者分别为28例、29例、28例。三组患者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针刺穴位选取颈夹脊、天柱、后溪、申脉、悬钟、手三里、少海;对照1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与操作手法同观察组;对照2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与操作手法同以上两组。三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NDI评分、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颈肩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颈肩部VAS评分低于对照1组(P<0.001)和对照2组(P=0.042)。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NDI评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36,P<0.001);对照1组治疗后的NDI评分低于对照2组(P=0.010)。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治疗后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47,P<0.001)。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CSR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NDI,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及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99.
<正> 笔者自1998年10月~2003年8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即牵引合按抖复位法并结合内服中药治疗,有效率达94.4%。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病例中,女10例,男62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2岁;急性发病者9例,其余63例为慢性发病者:均有腰腿放射性疼痛、活动或行走困难病史;直腿抬高试验(+)者61例,CT检查单纯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颈夹脊穴温针灸+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夹脊穴温针灸+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问卷调查表评分(DHI)、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椎动脉血管相关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HI评分为(50.97±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24±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眩晕、耳鸣、颈痛、视物模糊及旋颈试验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侧椎动脉PI、R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颈夹脊穴温针灸+手法治疗的效果较明显,不仅可改善双椎动脉血流状态,缓解头痛、眩晕、耳鸣、颈痛及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还有利于颈部动力平衡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