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426篇
  免费   26528篇
  国内免费   16932篇
耳鼻咽喉   5372篇
儿科学   9364篇
妇产科学   6711篇
基础医学   15444篇
口腔科学   9479篇
临床医学   138964篇
内科学   80641篇
皮肤病学   11960篇
神经病学   18960篇
特种医学   234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80篇
外科学   69122篇
综合类   320281篇
预防医学   69181篇
眼科学   10602篇
药学   152830篇
  1305篇
中国医学   167817篇
肿瘤学   28837篇
  2024年   2505篇
  2023年   10012篇
  2022年   9088篇
  2021年   12200篇
  2020年   11834篇
  2019年   11391篇
  2018年   6002篇
  2017年   12008篇
  2016年   14508篇
  2015年   17363篇
  2014年   38590篇
  2013年   39261篇
  2012年   52086篇
  2011年   58437篇
  2010年   58295篇
  2009年   58512篇
  2008年   75819篇
  2007年   68342篇
  2006年   61930篇
  2005年   71732篇
  2004年   71987篇
  2003年   80288篇
  2002年   69434篇
  2001年   61653篇
  2000年   38286篇
  1999年   26803篇
  1998年   23989篇
  1997年   17008篇
  1996年   16388篇
  1995年   12980篇
  1994年   10358篇
  1993年   4251篇
  1992年   3325篇
  1991年   3400篇
  1990年   3650篇
  1989年   3858篇
  1988年   1110篇
  1987年   990篇
  1986年   666篇
  1985年   528篇
  1984年   373篇
  1983年   234篇
  1982年   138篇
  1981年   94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81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对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免疫复合物 (thyroglobulin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 Tg-CIC) 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 含量检测,探讨 Tg-CIC 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以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收集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标本 187 例,每例血清标本分为两组 ( 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采用免疫复合物解离专利技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标本 Tg-CIC 进行分离、解离,通过检测 Tg-CIC 解离后的 Tg-Ab 含量来间接反映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Tg-CIC 水平,按照不同的甲状腺疾病进行分组并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结果 不同甲状腺患者血清中 Tg-CIC 总阳性率达 92.51%,不同甲状腺疾病血清中 Tg-CIC 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917,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间血清游离 Tg-Ab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3.882,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间血清 CIC 中 Tg-Ab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5842,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游离 Tg-Ab 的含量与血清 CIC 中的 Tg-Ab 含量呈正相关 (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游离 Tg-Ab 的含量与血清 CIC 中的Tg-Ab 含量不相关 (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大部分可检出 Tg-CIC,与疾病类型无关。而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游离 Tg-Ab 含量与血清 CIC 中 Tg-Ab 含量存在相关性,为我们进一步了解 Tg-CIC 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结合游离植皮治疗儿童大面积皮肤缺损疗效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术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VAC治疗,以皮片成活时间、皮片成活率、换药次数及住院天数评估疗效,以长海痛尺分级法评估患儿疼痛等级,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儿心理状态,以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儿预后情况,以自制生活质量表评估患儿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组患儿皮片成活时间、换药次数与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皮片成活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疼痛感、SDS与S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活动能力、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均低于治疗后,干预组治疗后活动能力、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C结合游离植皮治疗儿童大面积皮肤缺损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生理疼痛与心理焦虑,减少伤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总结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 &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治疗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单中心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病理证实为阑尾源性PMP并经CRS+HIPEC治疗604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04例患者经历621次CRS+HIPEC治疗,平均年龄56.7岁,其中女性364例(60.3%),男性240例(39.7%),平均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为25.7。28.5%(172/604)的患者完全减瘤(CCR 0/1)。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131/604),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7%(4/604),术后5年生存率为53.6%。高级别病理类型、不完全减瘤(CCR 2/3)、PCI>20、3~4级不良事件是PM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阑尾源性PMP临床罕见,治疗方法特殊,对于怀疑或确诊PMP的患者,尽早行规范CRS+HIPEC治疗,有望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治疗的临床远期治疗效果探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保证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配合采用常规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以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文观察组有效治疗12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有效治疗10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2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治疗以后出现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6.15%,对照组不良反应21例,发生率为16.1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本文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11.54%,对照组复发48例,复发率为36.92%,P <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医内外合治方案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提升患者远期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术后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α-2b IFN)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行ASCT的NHL患者为研究对象,移植前疾病评估均未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试验组血象恢复后给予IFN 3 000 000 U次/隔日干预治疗,3个月后停用;对照组未行干扰素干预治疗,分析总体疗效及两组对比的生存情况。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34(10~50)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31~45)个月,3年总体无进展生存(progressive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overall survivial,OS)分别为54.7%、66.8%。ASCT后试验组1年内无疾病复发,2年内复发率为12.5%;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为20%,2年内复发率为30%。结论:NHL患者在ASCT后给予重组人α-2b IFN早期干预治疗,患者耐受性好,可能降低移植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28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给予2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盆腔炎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1.2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补肾活血法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