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6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1篇
中国医学   104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挖掘古代医家治疗郁证验案中的用药规律,以期为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整理《医案类聚》中的古代郁证医案,提取医案中的中药处方数据,对获取的处方中药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 5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得到古代医家治疗郁证的常用药物及其属性、分类,常用药对,核心方药组成。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医案数据364案,461诊次,中药处方数据439条,涉及古籍67本。共涉及中药607味,总用药频次4 127次。高频药物有茯苓(186次),陈皮(115次),甘草(113次),人参(101次),当归(98次)和白术(94次)等,常用中药性味以温、平、苦、辛为主,多归于脾、肺、心、肝四经。常用药对有白术-茯苓、茯苓-甘草、茯苓-当归、白术-甘草、人参-茯苓等,核心方药组成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结论:古代医家治疗郁证用药以健脾补益气血、疏肝理气、养心安神为原则,气血兼顾、肝脾心同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不孕症的古代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古代针灸处方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大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为检索对象,从经脉、腧穴、刺灸方法3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检索到98条文献记录,涉及29个穴位,124穴次;提及刺灸方法的有45条。结论:任脉是针灸治疗不孕症最常选用的经脉;腧穴以中极、关元、然谷、水道、三阴交、子宫、阴廉、商丘、阴交、石门最为常用,腧穴的选取倾向于腹部和下肢穴位;刺灸方法以灸法为主,强调单纯针刺的疗效不及灸法。  相似文献   
993.
陈忠明 《陕西中医》2009,30(12):1694-1695
1古代文献对走黄,内陷的论述“走黄”之说,始见于《疡科经验全书·疔毒》:“疔疮初生时红软温和,忽然顶陷黑,谓之癀走,此证危矣”。又《外科正宗·疔疮论第十七》说:“凡见是疮,便加艾条,殊不知头乃诸阳之首,……再加艾条,火益其势,逼毒内攻,反为倒陷走黄之症作矣。”关于“走黄”二字的解释,诸说不一。有的说“黄即毒也”,有的说“黄即横,散也”。  相似文献   
994.
倪合一 《气功》2009,(6):503-503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先》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相似文献   
995.
药粥治早泄     
吴秀 《家庭中医药》2006,13(9):64-64
早泄,古代中医亦名之为“隔墙醉”或“中道强泻”。一般认为,早泄是指男子的阴茎尚未与女方接触,或刚接触女方外阴(或阴道)即提前射精,阴茎痿软,以致无法进行正常性交的病症。对早泄确诊的认识,目前尚未统一。下面介绍几款治疗早泄的药粥,供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明确足三里对癫痫的治疗作用,为针刺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三里"、"下陵"、"鬼邪"作为主检索词,采用计算机和手工相结合的检索方式从《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灸》中检索出与足三里主治病症相关的文献条文;再以"癫痫"或者癫痫的其他别名作为次检索词,并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出与治疗癫痫相关的文献条文。最后借助于Microsoft 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与足三里相关且具有明确主治病症的古籍37本,检索出相关条文1718条,其中足三里单穴治疗相关病症的条文478条,足三里与其它腧穴配伍治疗相关病症的条文1240条;治疗癫痫病症相关的条文8条;直接以"足三里"作为检索词,共检出具有明确主治功效的条文218条,其中与癫痫相关条文2条。结论:足三里穴具有治疗癫痫的作用,且多以配穴治疗为主;在治疗方法上多以灸法为主,辅以针刺、刺血等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997.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的生活、文化、技术等各方面无不渗透着儒道佛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中国传统医学深受儒道佛文化的影响。"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中国古代士人提出的口号,意思是说如果不能做官,那定要成为一位好医生。为什么医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第二职业选择呢?  相似文献   
998.
999.
我国古代养生法甚多,恃养生术而享高寿者代不乏人。有趣的是,晚清大学上翁同■的养生之道颇奇,乃以“跪拜磕头”为妙法。翁同■(1830~1904年),字叔平,咸丰年状元,曾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先后还是穆宗(同治)、德宗(光绪)二帝的启蒙老师。翁得皇上恩宠及慈禧太后器重多年,每受召见常行磕头之礼,然一直未懂得跪拜磕头之妙处。翁后笃信磕头以养身健体则是受了恩师全庆的影响。全庆,字云甫,满族人,为嘉庆举人,道光进士。此人一生宦迹,曾两度入阁,被誉为“福命颇优”之人。咸丰六年,翁参加会试,全…  相似文献   
1000.
针下热感是指针刺入一定穴位得气后,通过行针产生热感以治疗虚、寒病证的一种手法。针刺产生热感在古典医籍中早有记载,如《灵枢·终始》篇曰:“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素问·针解篇》云:“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金代《针经指南》始称“热补”法,明代《金针赋》演变为“烧山火”针法,《针灸大成》又进一步提出“进火法”。无论是烧山火或进火法,都是古人描述针下热感的一种夸张笔法,据临床观察,实际上是针刺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法,使病人在针刺的局部、循经甚至全身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