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36篇
  免费   3039篇
  国内免费   475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6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23篇
内科学   992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73篇
综合类   8776篇
预防医学   72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598篇
  32篇
中国医学   2695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585篇
  2023年   1957篇
  2022年   1389篇
  2021年   1944篇
  2020年   1497篇
  2019年   1459篇
  2018年   647篇
  2017年   1259篇
  2016年   1274篇
  2015年   1333篇
  2014年   2113篇
  2013年   1856篇
  2012年   2393篇
  2011年   2489篇
  2010年   2223篇
  2009年   1773篇
  2008年   2128篇
  2007年   1723篇
  2006年   1442篇
  2005年   1331篇
  2004年   1299篇
  2003年   1089篇
  2002年   926篇
  2001年   709篇
  2000年   657篇
  1999年   535篇
  1998年   530篇
  1997年   422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16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博  金英 《北方药学》2013,(12):98-99
营养不良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关系到其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国内中医医家,多从肺、脾、肾等脏分析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本篇主要论述肝郁脾虚证在形成COPD营养不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经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颈动脉狭窄程度,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西医诊断、中医证候诊断、脑钠肽(BNP)等,根据西医诊断记录疾病。分析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与BNP、冠心病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55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轻度狭窄437例、中度狭窄98例、重度狭窄22例。证候分布方面,重度狭窄组痰瘀互结证的比例高于轻度狭窄组[40.91%(9/22)比16.25%(71/437)],中度狭窄组痰浊内阻证的比例高于轻度狭窄组[13.27%(13/98)比5.95%(26/437)](P <0.05)。中度和重度狭窄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高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心力衰竭、冠心病的比例高于轻度狭窄组(P <0.05)。轻度狭窄组入院时BNP≥400 ng/L的比例为14.97%(50/334),中度狭窄组为31.51%(23/73),重度狭窄组为20.00%(4/20),中度狭窄组BNP升高的比例高于轻度狭窄组(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重度狭窄、BNP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54,95%CI 1.355~10.961,P=0.011; OR=2.067,95%CI 1.230~3.475,P=0.006)。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与痰瘀互结证密切相关,颈动脉重度狭窄的冠心病风险最高,颈动脉重度狭窄、BNP升高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为冠心病的早期预防与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磁珠特降胶囊对高血压眩晕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高血压眩晕阴虚阳亢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磁珠特降胶囊治疗,治疗4 w,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磁珠特降胶囊治疗高血压眩晕阴虚阳亢证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火针治痔疮     
<正>笔者拜读《孙学全针灸临证集验》一书,觉得其介绍的火针治痔,颇有特色。孙学全老师一般取长强、承山二穴,首先令病人取俯卧位。医者用1.5寸长毫针,将针身前1/3放酒精灯火烧后迅速刺入长强0.5~1寸,并将针速捻3~5下即出针;承山向上呈45°斜刺0.5~0.8寸,用捻转手法,持续行针3~5 min。  相似文献   
995.
曹森  顾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2920-2921
将157例抑郁症患者按照《今日中医内科》中规定的诊断标准及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血瘀、心脾两虚四个证型,同时收集其HAMD得分情况,对抑郁症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HAMD睡眠障碍程度因素变化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抑郁症的睡眠障碍程度心脾两虚型明显重于其它3型,与其它3型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的证型之间,睡眠障碍程度以心脾两虚型最严重,可作为判断本证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丹参饮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及对心肌缺血的保护机制研究。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除去脱落、失访和剔除病例,两组最后分别完成63例。所有患者进行抗心绞痛药物和控制风险因素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丹蒌片,5片/次,3次/d;观察组给予丹参饮合温胆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治疗3个月。每周进行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采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价,中医症状和生活质量分别进行痰瘀阻滞证、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均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硝酸甘油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Duke评分、总运动时间、出现ST段压低1.0 mm的时间、心绞痛出现时间和代谢当量均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痰瘀阻滞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Z=2.091,P<0.05);观察组ICAM-1,CysC,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FIB)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MA,Hcy和MI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没有发现服用丹参饮合温胆汤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丹参饮合温胆汤加减治疗SAP,可控制心绞痛发作,减轻痰瘀阻滞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较好临床疗效,且安全,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联合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小儿疳证提供更多的方法及依据。方法:将疳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99例。治疗组予针刺四缝穴联合口服王氏保赤丸,对照组予口服王氏保赤丸,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小儿疳证症候积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小儿疳证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小儿疳证症候积分降低更显著(P 0.05);治疗组患儿的症候积分在治疗后3次随访中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96/1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7%(86/9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联合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疳证优于单独应用王氏保赤丸。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各异,其病因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脾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和毒邪为标。本研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辨证诊疗,以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选取莱州市中医医院2017-01-01-2017-08-31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根据中医四诊将其辨为肝郁脾虚型、肝热血瘀型、肝胆湿热型、脾虚湿困型和肝肾阴虚型,并分别给予逍遥散合四君子汤、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六君子汤和一贯煎等方药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实体瘤大小、肝功能、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中医治疗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3,P0.01;中医证候总积分分别为(7.25±2.20)和(10.85±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分别为(74.45±14.28)和(95.23±24.4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3,P0.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分别为(60.23±11.55)和(70.12±9.8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3,P=0.001;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为(86.45±6.04)分,对照组为(76.88±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9,P0.001。观察组疼痛和发热症状3例,白细胞降低4例,对照组分别为6和7例,均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原发性肝癌通过中医四诊辨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化指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医临床证候探讨该病在岭南地区的疫性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收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入病例20例,本地病例16例,分析全部病例、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证候特点。结果:新冠肺炎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平均年龄45岁,以男性居多,55.56%的患者为外地输入病例,44.44%的患者为本地感染病例。全部病例证型以湿邪郁肺型和邪热壅肺型为主,分别占44.44%和38.89%;91.67%的患者呈现“湿”的病理特点,72.22%的患者呈现“热”的病理特点。其中输入病例证型以湿邪郁肺型为主,占65.00%,100%的患者呈现“湿”的病理特点,55.00%呈现“热”的病理特点;本地病例证型以邪热壅肺为主,占56.25%,93.75%的患者呈现“热”的病理特点,81.25%呈现“湿”的病理特点。结论:本次疫病在岭南地区的疫性属于以湿邪和热邪为主导的“湿热疫”,病机特点为湿热并重;输入性病例多表现为以湿邪为患的“湿疫”,有化热的趋势和倾向,病机特点为湿重于热;本地病例多表现为以热邪为主的“温热疫”,病机特点为热重于湿。此次新冠肺炎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疫性的可能,辨证和治疗要遵守三因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00.
李跃进  王荣 《新中医》2020,52(20):172-174
从小柴胡汤证阳气较弱,抗邪乏力的病机本质出发,通过对成无己“半表半里”深入论证,提出“往来寒热”的热型特征应为“间歇性出现的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并且认为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只是其特例且临床较难把握、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