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48篇
  免费   5988篇
  国内免费   5748篇
耳鼻咽喉   476篇
儿科学   841篇
妇产科学   713篇
基础医学   6706篇
口腔科学   727篇
临床医学   6416篇
内科学   8928篇
皮肤病学   554篇
神经病学   2073篇
特种医学   1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4298篇
综合类   21418篇
预防医学   2741篇
眼科学   1025篇
药学   7972篇
  46篇
中国医学   6843篇
肿瘤学   6692篇
  2024年   512篇
  2023年   1867篇
  2022年   1634篇
  2021年   2061篇
  2020年   1746篇
  2019年   2153篇
  2018年   1285篇
  2017年   1963篇
  2016年   2090篇
  2015年   2299篇
  2014年   2796篇
  2013年   3059篇
  2012年   4286篇
  2011年   4956篇
  2010年   4665篇
  2009年   4911篇
  2008年   5314篇
  2007年   4923篇
  2006年   4611篇
  2005年   4632篇
  2004年   3797篇
  2003年   3366篇
  2002年   2789篇
  2001年   2559篇
  2000年   2039篇
  1999年   1561篇
  1998年   951篇
  1997年   679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61.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的表达厦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以制备脑出血模型;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厦干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断头取脑以制作标本,连续切片分别作IGF-1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结果脑出血后2h血肿周围脑组织表达IGF-1,24h达表达高峰,7d时恢复正常;TUNEL染色阳性细胞于脑出血后8h开始出现,3d时达高峰,7d时仍有表达;给予外源性IGF-1后,凋亡细胞显著减少,与同时点实验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结论脑出血后IGF-1可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用24只SD大鼠半横断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后随机分为单纯脊髓损伤组(对照组)和脊髓损伤加GDNF组(实验组),应用Hochesst法检测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并计算凋亡指数;手术后应用行为学(BBB评分)观察损伤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伤后1、2周实验组凋亡指数(10.86±0.99、14.32±1.27)较对照组(13.85±1.54、16.4l±1.28)降低(P<0.01);伤后6周BBB评分实验组(5.30±0.5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6周BBB评分实验组(5.30±0.5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N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对成年大鼠损伤脊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对对侧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对对侧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完全梗阻组(组1)、部分梗阻组(组2)和假手术组(组3),每组8只。组1、2分别行右侧输尿管完全、部分结扎,组3只显露而不结扎输尿管。术后4周处死,切除对侧肾。处死前尿路造影示组1、2兔均发生右侧肾积水。应用电子天平测定对侧肾实质重量,采用FITC-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对侧肾皮髓质细胞凋亡率。所有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周后,组1、2、3对侧肾实质重量分别为(3.96±0.20)、(3.47±0.19)、(3.20±0.21)g/kg体重,组1、2与组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肾皮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9±0.83)%、(2.17±0.79)%和(2.14±0.76)%,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肾髓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75±2.34)%、(11.82±1.40)%和(2.36±0.6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PJ梗阻4周后,组2对侧肾间质充血、轻度水肿,部分肾小管扩张,管腔内存在坏死脱落的物质;组1对侧肾改变更为明显。结论UPJ梗阻不仅引起对侧肾实质代偿性增生,同时还造成对侧肾损害。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褪黑素(MT)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细胞凋亡调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MT高、低剂量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异位内膜Bcl-2、Fas、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同时检测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MT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异位内膜Bcl-2、ICAM-1表达明显下降,Fas表达明显升高,脾脏NK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结论MT具有抑制异位内膜Bcl-2、ICAM-1表达以及增强Fas表达和脾脏NK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PMN凋亡是其介导的炎症反应终止的最主要步骤。在炎症控制与治疗中,明确PMN凋亡在全身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有利于为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离体心脏左心室三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的改变,以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易发心室颤动与三层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关系。方法:用阿霉素制作扩张型心肌病家兔模型,测定其室颤阈值(VFT)以及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结果:扩张型心肌病VFT明显降低(P<0.001),三层心肌细胞APD90均明显延长(P<0.001),中层心肌细胞较心外膜、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延长更为显著(P<0.05);扩张型心肌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P<0.01)。结论:中层心肌细胞APD90明显延长、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三层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加可能是扩张型心肌病容易发生心室颤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人体组织细胞普遍存在的由基因编制程序控制的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它包括信息传导、基因表达、蛋白合成等多个环节,许多基因(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病毒基因)参与此调节过程。它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最近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受损模型和血管重塑中发现细胞凋亡现象,这些发现为人们从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认识和探讨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大鼠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阐明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病理机制。 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3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 5d模型组、6 0d模型组及 90d模型组。采用肾静脉缩窄法建立精索静脉曲张动物模型 ,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睾丸凋亡细胞数及各级生精细胞数。 结果 :假手术组未出现明显的凋亡峰 ,各模型组均出现明显的凋亡峰 ,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凋亡峰增高。 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睾丸生精细胞大量凋亡 ,各级生精细胞数减少 ,这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不育的根本机制  相似文献   
70.
p53基因诱导程序化死亡与肿瘤治疗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代金  张亚历 《癌症》1997,16(5):389-391
p53基因诱导程序化死亡与肿瘤治疗新战略季代金1张亚历2姜泊2冯福才2周殿元关键词p53基因细胞凋亡肿瘤治疗中图号R730.231R730.4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肿瘤形成和演化的多步骤过程中,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细胞凋亡(Apoptosis,A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