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369篇
  免费   18719篇
  国内免费   19565篇
耳鼻咽喉   2549篇
儿科学   3248篇
妇产科学   2764篇
基础医学   27900篇
口腔科学   5477篇
临床医学   32234篇
内科学   28598篇
皮肤病学   4582篇
神经病学   5628篇
特种医学   71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5篇
外科学   16242篇
综合类   77907篇
预防医学   12277篇
眼科学   3639篇
药学   28022篇
  331篇
中国医学   16915篇
肿瘤学   28773篇
  2024年   2018篇
  2023年   6864篇
  2022年   6417篇
  2021年   7459篇
  2020年   6656篇
  2019年   7296篇
  2018年   4251篇
  2017年   6422篇
  2016年   7437篇
  2015年   8126篇
  2014年   11609篇
  2013年   11918篇
  2012年   16349篇
  2011年   18181篇
  2010年   16687篇
  2009年   17296篇
  2008年   19668篇
  2007年   17694篇
  2006年   16480篇
  2005年   16823篇
  2004年   13831篇
  2003年   11623篇
  2002年   9340篇
  2001年   8413篇
  2000年   6745篇
  1999年   5415篇
  1998年   4308篇
  1997年   3697篇
  1996年   3156篇
  1995年   2702篇
  1994年   2343篇
  1993年   1498篇
  1992年   1453篇
  1991年   1298篇
  1990年   1047篇
  1989年   1125篇
  1988年   332篇
  1987年   225篇
  1986年   201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甙作用IL-1β刺激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37℃,5%CO2的环境下培养48 h,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的MMP3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分析细胞中的c-Jun mRNA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甙(0、5、10、20 mg/L)对IL-1β刺激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分泌MMP3的水平依次是198、176、140、115 μg/L,c-Jun mRNA表达分别是1.17×106、3.31×105、9.32 ×104、2.81 ×104copies/ml,即呈现明显地抑制.重要的是:c-Jun mRNA表达抑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MP3、c-Jun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92.
CD40与T细胞表面对应的配体CD154(CD40L)相互作用后,可以进一步刺激抗原提呈细胞,上调其CD80/CD86的表达,促进T细胞的活化。可溶性CD40蛋白(soluble CD40,sCD40)由CD40信号肽和胞外功能区构成,能够与膜表面CD40竞争性结合CD40L的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993.
改良消蚀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改良消蚀法制备一种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微粒,并对其相容性加以评价,为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制备奠定研究基础。方法:应用机械法切除猪真皮乳头层,结合消蚀法和冻融法除去网状真皮中的所有细胞制备成ADM,将ADM搅碎成颗粒状,对其做细胞毒性实验和皮下埋藏实验检验其相容性。结果:该方法制备的ADM微粒韧性好,细胞去除完全,胶原三维稍松散但结构完整,无基底膜和乳头层。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其基本无毒性,成纤维细胞在ADM微粒上增殖良好,皮下埋藏试验未见明显排异反应,ADM微粒能诱导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结论:用改良消蚀法制备的ADM微粒抗原性低、相容性好,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支架和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994.
EBV潜伏膜蛋白-1表达与鼻咽癌增殖和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鼻咽喉》2003,10(3):168-172,T002
  相似文献   
995.
顾峥  黄靖香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4):281-281,I073
细胞冻存与复苏在医疗、生物、优生学等多个领域已广泛应用,但对于一些难得的组织,因实验工作的原因还需要重复实验,反复培养,或直接用组织块接种到动物体内。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反复取材的麻烦及浪费,我们以人胚肌肉小组织块为材料,用组织块方法保存,观察其活细胞率和培养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36例宫颈癌组织aFGF 及其受体FGFR1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并以不同浓度的aFGF 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抑制剂genistein诱导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γ-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液体闪烁测定蛋白激酶C(PKC)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活性.结果 aFGF mRNA 和FGFR1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1.233±0.064)和(1.168±0.103),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在Ⅲ~Ⅳ期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随着aFGF浓度的增加,HeLa细胞PKC及ERK 活性随之升高,与aFGF浓度呈剂量依赖效应;genistein抑制细胞内PKC及ERK 活性,与genistein 浓度亦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提示aFGF 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呈正相关,其受体具有TPK活性,TPK激活后可进一步激活PKC和ERK,进一步证明PKC及ERK确是TPK的下游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997.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病理病因虽然还没有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β-淀粉样肽(amyloid β-peptide,Aβ)是引起AD的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成分。因此,Ag的产生及其对神经细胞的影响,以及寻找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其有效的治疗药物成了医药界的研究热点。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NG108-15细胞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影响,为寻找该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佐证,为研究和开发中药的新成分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体外平行对照实验。单位:广西中医学院新药开发中心,广西中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对象:实验在广西中医学院新药开发中心完成。NG108-15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提供。PNS:云南玉溪维和制药厂生产。Aβ25~35片段:德国Sigma公司产品,批号:042K49501。MTT(四甲基噻唑蓝),德国Sigma公司产品,批号:020609。cAMP(环-磷酸腺苷)日本ャマサ酱油株式会社产品,批号:00207。胚胎牛血清(FBS):由美国Hyclone公司提供,批号:0405。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产品,批号:0311。干预:NG108-15细胞培养法:含50mL/L胚牛血清、10g/LHAT、10g/L青霉素和链霉素(1:1)的DMEM培养液,置100mL/LCO2、37℃用的培养箱内培养殖,每隔一天换一次液,4d传代一次。主要观察指标:利用MTT法、细胞计数法和细胞形态学检测法观察PNS对NG108-15细胞存活率和细胞突起的改变。结果:PNS能增加Aβ25~35片段神经毒性诱导的NG108-15细胞存活率[增殖状态:(311&;#177;21)%,分化状态:(113&;#177;31)%,P&;lt;0.05,F=5.567]、细胞突起率[增殖状态:(25.66&;#177;3.65)%,分化状态:(67.97&;#177;2.47)%,P&;lt;0.05,F=6.471]和细胞突起平均长度[增殖状态:(25.66&;#177;3.09)μm,分化状态:(25.66&;#177;3.65)μm,P&;lt;0.001,F=12.641]。结论:PNS具有减轻细胞对Aβ的神经毒性反应和促进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表明PNS能对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发展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移植在大鼠损伤脊髓后是否有独特的迁移和轴突生长导向特性。方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OEC注入到C4脊髓损伤大鼠距离损伤部位头端1mm及尾端1mm背柱白质处,注射后1、3、12、24h及3、7、28d灌注固定取材,冰冻切片和免疫组化分析。用骨髓基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到同样的损伤部位做为对照进行同样的分析。另将OEC注射到距离损伤部位头尾侧1mm处脊髓灰质内、小剂量注射在白质内、在损伤前3d或损伤后9d注射、注射到未损伤脊髓白质中,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OEC在细胞注射后1h内即形成由注射压力造成的从注射部位向损伤处的被动性延伸带,并且不断地从注射部位向损伤处延伸扩散,在形态学方面好象起到"桥接"损伤处的作用。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注射后也迅速形成细胞"桥接"带,并扩散至损伤空腔。将OEC注射到脊髓灰质内或小剂量注射或注射到未损伤的脊髓白质内、在脊髓损伤3d前或9d后注射细胞均没有见到细胞带延伸进入损伤部位。OEC在注射部位、细胞带以及损伤部位有增殖现象。28d后,共焦免疫酶标法证实细胞带取代了脊髓原有星形胶质细胞,但是下行或上行长束轴突没有优先延伸至该细胞带,也没能起到维持皮层脊髓轴突的桥接作用。结论:OEC在植入大鼠损伤脊髓后没有独特的迁移特性,与骨髓基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相比没有明显促进轴突生长的作用,也没有支持皮层脊髓轴突在脊髓损伤处形成桥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负载NDV-ATV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胃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外科》2005,4(3):211-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