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8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140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45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618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3050篇
内科学   5050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5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467篇
综合类   8608篇
预防医学   207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852篇
  48篇
中国医学   2245篇
肿瘤学   490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501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526篇
  2020年   518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1209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408篇
  2011年   1530篇
  2010年   1422篇
  2009年   1341篇
  2008年   1325篇
  2007年   1290篇
  2006年   1370篇
  2005年   1332篇
  2004年   1168篇
  2003年   1259篇
  2002年   1200篇
  2001年   1182篇
  2000年   1096篇
  1999年   813篇
  1998年   800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337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HP相关性疾病辨证分型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HP+ 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疗效 ,辨证论治HP感染 80例 ,并与西药 (OFA)组对照 ,疗程均为 1周。治疗组有效率 85 % ,对照组 87% ,两组疗效相仿 (P >0 0 5 )。  相似文献   
62.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4例,采用西医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28例在西医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用药7天,后口服奥关拉唑片至1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63.
腋臭俗称狐臭,目前有很多微创治疗腋臭的方法,但仍有不能彻底根除或出现皮肤坏死等现象。我们2005年8月以来随机选择了92例患者用自制有齿刮匙行腋臭根治术,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异味消除明显,腋窝痕迹小,未出现皮肤坏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10例具有反流症状的患及20名健康志愿进行内镜及组织学检查,并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其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CagA、VacA抗体。结果 反流性胃炎患幽门螺杆菌的最高检出率为70.2%,反流性胃炎患CagA、VacA抗体的阳性率为59.9%、58.1%。结论 本试验通过对反流性胃炎患幽门螺杆菌及其抗体的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根除HP(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共观察80例患者,以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H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以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肠溶片与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根除HP,以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24小时食管胆红素监测检测有无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观察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患者是否出现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或原有胃食管反流是否加重。结果: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HP,结果阴性者54例,阳性者26例,HP根除率为67.5%。根除HP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18例,占总数33.3%;未根除HP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9例,占总数34.6%。是否根除HP,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经χ^2检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根除HP,与治疗前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对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除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炎症及慢性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房颤患者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44例,慢性房颤22例),另取同期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Hp-IgG抗体,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Hp-IgG抗体,CRP的差异并分析HP抗体滴度与房颤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的Hp-IgG阳性率Hp-IgG对数值均无差异(P均>0.05)。房颤组CRP中位数较对照组高(1.17mg/dlvs0.65mg/dl,P<0.05)。结论房颤与慢性Hp感染不相关,与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应用自选民族药组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民族药组和西药组进行对照治疗观察。民族药组采用理气通降、清热解毒法治疗,西药组给予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1疗程结束的第1周复查胃镜和Hp检测。结果:两组临床痊愈率相当(P>0.05),民族药组1年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1),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应用民族药理气通降、清热解毒法治疗Hp阳性PU,与西药组比较,疗效稳定、复发率低、Hp清除后不易再发,无不良反应,实用、安全、药源广、价廉,易为大多数病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68.
吕斌 《长寿》2005,(10):25-25
近年来人们对幽门螺旋杆菌(英文简称“HP”)的认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9.
70.
胃优乐对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胃优乐对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胃优乐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随胃优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