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311篇
综合类   411篇
预防医学   64篇
药学   150篇
  7篇
中国医学   165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杨钦  周红海  胡梦婷  钟仲  徐毅高 《颈腰痛杂志》2021,42(1):131-133,139
当前,颈椎病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1] ,除了颈部的过度活动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其诱因外,颈椎病的发展、预后也与颈椎内、外源性结构的生物力学息息相关,但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报道较少.颈椎的动力平衡与静力平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保持颈椎正常的稳定性.其中,颈肌是颈椎活动的原始动力,以颈肌损伤或退变为主的动力平衡系统失调是颈椎力学改变的前提,也是后期颈椎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及周围韧带等结构退变的诱发因素.简而言之,即"动力性平衡失调为先、静力性平衡失调为主".临床治疗上,通过有效的中医正骨手法以调整颈椎动静力学平衡,可缓解颈椎病的相关症状,甚至治愈颈椎病.本文将综合相关文献,针对颈椎动静力平衡失调与颈椎病发病的相关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2.
李国胜 《颈腰痛杂志》2021,42(6):818-820
目的 观察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k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骶管注射组(对照组)各30例.手法骶管注射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牵引骶管注射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比较三组的JOA、VAS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手法骶管注射组的JOA评分>牵引骶管注射组>对照组(P<0.05),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的直腿抬高角度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3.
双垂直牵引二步复位法治疗非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绍裘  肖筱武 《中医正骨》2003,15(12):11-12
寻求治疗非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设计并采用双垂直牵引二步复位法治疗非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33例 ,对照组 2 9例采用开放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81.8% ,对照组为 5 5 .2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临床观察认为双垂直牵引二步复位法设计合理 ,效果可靠 ,无合并症 ,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4.
统计病例70-80岁的骨折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其一,男性普遍好活动易招外伤;其二,男性因性格决定不服老,实际机体内细胞死亡的多,再生的少,时尔忘记已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心、肺、肾三脏器生理功能低下,是青年人的60%;其三,男性饮食习惯多为吸烟、饮酒等嗜好,所以每餐少食,缺乏营养,尤其维生素大量减少,造成骨质胶性物质少,钙质成分相对增加,容易产生骨折。  相似文献   
55.
颈牵正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我科自1999年3月~2002年6月采用颈牵正骨加神灯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磊 《陕西中医》2004,25(2):157-159
目的 :观察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找出颈椎病变的关键节段、施以四步手法 ,解除引起颈动脉压迫、扭曲、痉挛的病理因素 ,改善脑部血供 ,从而使颈性眩晕得以控制至治愈。结果 :共治疗 1 0 0例 ,总有效率为 97%。提示 :颈部头面部推拿治疗能改善改椎 -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手法治疗可以有效纠正关节错位 ,使失稳的颈椎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57.
陈旧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腰背痛疾病,它主要的症状是腰痛背痛,腰背部活动受限,腰不耐久坐,严重者引起下肢痉痛及麻木,排便障碍等.由于本病病情缠绵难愈,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痛苦,本科治疗此病有较好的效果,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正骨推拿法配中药薰蒸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65例.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逐渐加紧外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将4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正骨手法复位成功后,治疗组26例用8cm宽的绷带将肩腋肘做连环“8”字型加压缠绕固定,并在固定不变的基础上以逐渐加紧外固定力的方法治疗;对照组18例仅用肩肘带固定法治疗。观察治疗4周、6周、8周、25周4个阶段患侧肩峰端外观表现、关节稳定状态、关节功能活动恢复的幅度。结果:治疗组优17例,良7例,差1例,无效1倒,优良率92.3%;对照组优4例,良6例,差3例,无效5例,优良率55.6%。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逐渐加紧外固定力的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9.
包新华  沈亚  王军 《中医正骨》2003,15(1):45-45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自 1995~2 0 0 0年以来 ,我们采用正骨手法配合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 96例 ,临床观察其疗效和预后均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6例 ,男 2 7例 ,女 69例。年龄最小 41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 9岁。其中 41~ 60岁 15例 ,5 1~ 60岁 60例 ,61~ 76岁 2 1例。病程最长 2 8年 ,最短 4个月。按下述分度标准分轻度 15例 ,中度 5 7例 ,重度 2 4例。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患膝关节疼痛 ,部分功能障碍 ,上、下楼梯 (或上下坡 )活动疼痛 84例 ,伸直、屈曲…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