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6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809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325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160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2409篇
内科学   3231篇
皮肤病学   723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3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543篇
综合类   6585篇
预防医学   1279篇
眼科学   189篇
药学   4068篇
  38篇
中国医学   1320篇
肿瘤学   575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547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557篇
  2014年   914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1094篇
  2011年   1254篇
  2010年   1142篇
  2009年   1102篇
  2008年   1177篇
  2007年   1219篇
  2006年   1182篇
  2005年   1300篇
  2004年   1257篇
  2003年   1150篇
  2002年   997篇
  2001年   929篇
  2000年   688篇
  1999年   593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验证薄芝糖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治愈口腔内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薄芝糖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配合CO2激光治疗口腔内大量尖锐湿疣。结论:口腔内大量的尖锐湿疣在薄芝糖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的治疗下可获痊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g(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一疗程后,血清HA,PCⅢ,ⅣC水平的变化.以观察α-2b干扰素对CHB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对上述指标水平的影响程度。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PCⅢ、ⅣC水平,同时进行肝组织活检(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期及纤维化分析,观察HA、PCⅢ、ⅣC在CHB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化及α-2b干扰素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含量的变化及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改进之间的关系。结果 HA、PCⅢ、ⅣC水平与CHB发展阶段相一致,随着CHB发展而升高,在CHB慢性重度及肝硬化阶段则明显升高。经α-2b干扰素治疗后,HA、PCⅢ、ⅣC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明显降低,CHB肝脏组织炎症坏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HA、PCⅢ、ⅣC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性一致,与肝组织内炎症坏死程度一致,测定血清HA、PCⅢ、ⅣC水平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α-2b干扰素对肝纤维化时HA、PCⅢ、ⅣC有明显降低作用,对CHB肝组织内炎症坏死程度有改进或改建作用。  相似文献   
63.
生物疗法与化疗药物相结合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措施之一,干扰素不仅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还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分化、活化杀伤淋巴细胞、抗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本文采用α-干扰素配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2 4周。于治疗前后用 EL ISA法检测血清 IL- 2、IFN- γ、IL- 4、IL- 10水平 ,同时检测生化和病毒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抗病毒治疗后 IL- 2、IFN- γ、IL- 4、IL- 10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 ,IL- 2、IFN- γ水平逐渐升高 ,IL- 4、IL- 10水平逐渐降低 ,其中 IL- 2、IL- 10水平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对干扰素完全应答者 15例 ,IL- 2、IL- 10水平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无应答者 5例 ,IL- 2、IFN- γ、IL- 4、IL- 10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IL - 2、IL - 4、IL - 10、IFN-γ共同参与了丙型肝炎的发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通过调整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发挥抗病毒效应 ,IL - 2、IL - 10可以作为预测抗病毒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5.
中药结合基因工程药(干扰素)对抗乙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综合症,若造成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形成的则为肝硬化。任何病因造成的肝脏损害和炎症均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并在肝内沉积,而形成肝纤维化。近年来,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在肝硬化患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明  相似文献   
66.
尖锐湿疣(CA)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生殖器赘生物为主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近年来剧增,从1980年—1990年的11年间增加了10倍,现仅次于淋病而跃居我国STD的第二位。且迄今尚无对该病治疗的特效方法,根治困难,复发率高,尤其是女性患者。我科观察了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期间,使用CO2激光结合重组α-2b干扰素(rIFNα-2b)治疗女性尖锐湿疣46例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钱留喜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0):603-60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IFN-α)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含量,并和3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 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血清TGFβ1含量为38.35±8.97ng/L,治疗6个月后下降到21.76±6.22ng/L,治疗前后比较t=9.15,P<0.01.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含量为21.32±3.81ng/L,与肝性乙型肝炎组干扰素治疗前比较t=11.97,P<0.01,差异有显著性;与干扰素治疗后比较(t=0.40,P>0.05)则无差异显著性.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明显升高,α干扰素治疗可以有效抑制TGFβ1的表达,起到预防乙型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婴儿血管瘤中瘤体巨大且发生于体内重要部位或伴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性血管瘤 ,治疗困难。国外已有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成功的报告 ,本文简要综述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机制、适应证、疗效、主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变化及补肾益气中药对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能否替换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能否提高、不良反应能否减少、依从性是否增加.方法 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等医院11例丙型肝炎患者,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血清HCV RNA,HCV基因分型按5'-非编码区进行PCR法扩增及测序和分析.所有患者均以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b替换Peg-IFNα-2a并联合应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1例丙型肝炎患者中HCV RNA基因1b型7例,2a型1例,2b型1例,未进行分型者2例.Peg-IFN α-2a治疗无应答者4例.出现不良反应者6例(其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下降者4例,发生严重咳嗽者1例,心肌缺血者1例),停药后复发者1例.用Peg-IFN α-2b按照至少80%的剂量替换Peg-IFN α-2a,足够的疗程替换后无应答的4例患者治疗结束时均应答,其中持续应答者3例,复发1例;不良反应的6例患者替换后完成治疗者4例,中止1例,正在治疗1例,其中持续应答者3例,无应答1例;复发的1例患者出现持续应答.7例持续应答者中3例获得快速应答、7例为早期应答.结论 应用Peg-IFN α-2a治疗丙型肝炎出现无应答、不良反应或复发时可用Peg-IFN α-2b替代,但有心脏疾患者不宜替代.能替代者治疗时注意足够的疗程和至少80%的剂量,可使部分患者从中获益,提高持续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