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313篇
内科学   38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493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143篇
  2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摘要】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预防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种形态结构的左心耳封堵装置应用于临床。然而左心耳结构复杂多样,单一封堵器类型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左心耳封堵器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创新。LACbes左心耳封堵系统是国内最近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新型封堵器,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其植入技术也与以往上市的同类器械不同。该文介绍LACbes左心耳封堵系统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具体操作步骤和围术期注意事项,评价其在中国早期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32.
头部结构是决定左心辅助装置(LVAD)流入管道优劣的关键结构,流入管道头部结构对心室及管道内的血液相容性和流入管道插入心尖后的流入口吸壁堵塞影响很大。本文设计了四种不同头部结构的流入管道,建立了这四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流入管道插入心尖的数值模型,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计算流入管道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并对四种管道的回流、涡流等流动情况和压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喇叭口状流入管道的流速分布均匀,无回流和低速流动区,血液相容性最好,喇叭口状结构还可防止吸壁堵塞的发生;笼状结构的流入管道涡流较严重,容易产生血栓,且心室壁处的低压极易引起心室塌陷。喇叭口状流入管道的血液相容性好且不易发生吸壁,适用于长期使用的LVAD。  相似文献   
33.
目的构建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LAAT)状态预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期间所有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资料,结合筛选标准共获得NVAF患者530例。根据LAAT状态分为无LAAT组(n=428)和有LAAT组(n=102)。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本单位病例特点广泛收集可能与NVAF患者LAAT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列线图构建NVAF患者LAAT状态模型,并对模型准确性进行评价及内部验证。结果血栓病史(非LAAT)、房颤病程、房颤发作类型、BNP、Cys-C、LAD等6个危险因素与NAVF患者LAAT状态相关(P均 < 0.05),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列线图构建NVAF患者LAAT状态预测模型,C-index为0.74(95%CI:0.69~0.79)。此外,在校准曲线中也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内部验证集的C-index为0.72(95%CI:0.67~0.77)。结论基于列线图构建的NVAF患者LAAT状态模型有着良好的实际预测能力,可较准确、直观、个体化地预测NVAF患者LAAT状态。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自动分析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和应变。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房颤动患者50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34例。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左心房、左心耳进行自动容积和应变分析,获取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5°、135°图像的相应参数。2组患者间左心房、左心耳自动容积及应变相关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左心房应变与左心耳应变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并对不同角度的左心耳容积及应变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同窦性心律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容积增大,而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排空分数减小(P均<0.05)。应变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组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应变低于窦性心律组(P均<0.05)。平均左心耳应变同左心房应变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同左心房应变储备功能、通道功能、收缩功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0.667、0.780。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不同角度(45°与135°)测得的左心耳容积及排空分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45°测得的左心耳容积较小[窦性心律组:(3.2±1.4)ml vs(5.1±2.8)ml;心房颤动组:(6.4±3.1)ml vs(12.0±6.3)ml],而排空分数较大[(窦性心律组:(65.8±10.7)% vs(61.2±9.8)%;心房颤动组:(38.3±12.0)% vs(35.2±11.4)%]。心房颤动组两角度(45°与135°)测得的左心耳应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7.9±4.1)% vs(9.2±4.5)%,P=0.045]。 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及应变明显降低,建议采用斑点追踪成像双平面法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及应变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35.
2月12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首次在四川省独立完成了心房颤动(房颤)左心耳介入封堵术,借此四川省人民医院也成为省内首家能够独立实施这一高新技术的医院。自2014年9月17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在省内开展了首批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以来,现已成功为11例房颤患者实施了该项治疗,也是迄今为止省内完成该项技术例数最多的医院。据了解,在经过前期与多位德国心脏病介入专家数月的沟通交流后,此次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心脏病介入治疗团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吸氧、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 rhBN P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急性左心衰疗效较硝酸甘油好,能明显降低收缩压(SBP),提高心脏排血指数(CI),改善心肌细胞功能,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初步探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封堵左心耳对预防房颤患者中风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经食管超声观察左心耳形态、功能、测量左心耳大小。在TEE引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选用美国波士顿Watchman封堵伞。结果 2例住院心房颤动患者,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伞,分别选用的直径为24、27mm封堵器至左心耳根部,其位置正常,无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将成为预防房颤患者卒中治疗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8.
谢锐君  汤庆  梁朋  常青 《海南医学》2015,(4):498-50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组织二尖瓣瓣环位移(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 TMAD)技术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方法研究对象为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病例组),7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简易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应用Qlab9.0工作站,自动获取二尖瓣瓣环4个位点收缩期向心尖方向的最大位移TMAD、二尖瓣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TMADMidpt)及其占左室舒张末期长径的百分比(TMAD Midpt%)的均值进行t检验分析,并与LVEF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TMAD、TMADMidpt、TMAD Midp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与TMAD、TMADMidpt、TMAD Midpt%有相关性(对照组:r=0.643、0.663、0.707;病例组:r=0.620、0.634、0.663;P均<0.001)。结论 TMAD指标可较敏感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STI技术测定二尖瓣瓣环位移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功能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对比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NVAF)病人卒中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6年9月-2018年8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NVAF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左心耳封堵术)、B组(利伐沙班)、C组(华法林)3组,观察各组病人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A组病人均成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有4例病人出现残余分流,分别为2mm、3mm、1mm、2mm,3个月后残余分流均消失,各组治疗期间未有严重药品反应及死亡病例;三组病人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C组低(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FIB较C组高,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B组、C组低,B组APTT也较C组低(P<0.05);三组病人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防NVAF病人卒中中,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利伐沙班均具有积极预防作用,而左心耳封堵术相对于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更具有安全性,凝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应用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呼吸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过程中应用呼吸机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