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665篇
  免费   5630篇
  国内免费   2115篇
耳鼻咽喉   624篇
儿科学   4254篇
妇产科学   976篇
基础医学   3471篇
口腔科学   615篇
临床医学   24694篇
内科学   6926篇
皮肤病学   1819篇
神经病学   1870篇
特种医学   46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13055篇
综合类   54881篇
预防医学   13283篇
眼科学   753篇
药学   26568篇
  343篇
中国医学   35674篇
肿瘤学   870篇
  2024年   869篇
  2023年   3614篇
  2022年   2986篇
  2021年   3989篇
  2020年   3768篇
  2019年   4218篇
  2018年   1691篇
  2017年   3909篇
  2016年   4276篇
  2015年   4767篇
  2014年   9886篇
  2013年   9377篇
  2012年   11444篇
  2011年   12331篇
  2010年   11275篇
  2009年   10282篇
  2008年   10562篇
  2007年   10413篇
  2006年   9498篇
  2005年   9936篇
  2004年   10309篇
  2003年   10638篇
  2002年   7664篇
  2001年   5538篇
  2000年   3891篇
  1999年   3136篇
  1998年   2758篇
  1997年   2487篇
  1996年   2109篇
  1995年   1792篇
  1994年   1460篇
  1993年   958篇
  1992年   790篇
  1991年   765篇
  1990年   652篇
  1989年   701篇
  1988年   204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设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儿40例,单纯采用干扰素进行疾病治疗;实验组患儿40例,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适量的炎琥宁进行疾病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得知,常规组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与97.50%,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的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干扰素+炎琥宁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缩短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等,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结局。结果所有患儿在经综合护理及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安宫黄体酮20 mg/d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痛经、月经不调或腹部不适等症状缓解情况,随访一年记录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痛经、月经不调或腹部不适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研究组患者痊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一年,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安宫黄体酮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以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采取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辅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相比较而言试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重点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及时足量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辅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份到2014年10月份接收的神经内科患儿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患儿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强化护理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55-756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年龄段患儿躁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60例采用七氟醚麻醉进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3~9岁患儿,其中3~5岁患儿(24例)平分成A组和B组,6~9岁患儿(36例)平分成C组和D组。所有患儿均吸入8%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A组和C组静脉滴注0.1 mg/kg咪达唑仑和0.1~0.2μg/kg舒芬太尼,并采用2%~3%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和D组采用3%~5%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比较四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和麻醉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四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拔除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中,A组躁动率高于C组,B组躁动率高于D组。同年龄段患儿中,A组躁动率显著低于B组,C组躁动率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会引起患儿在麻醉苏醒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年龄越小的患儿躁动率更高。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后,患儿的躁动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8.
29.
30.
<正>"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五郁"治法之一,临床应用甚广。但凡邪气阻滞于里,内郁不宣,郁久化热,均可成"火郁"之证。《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云:"小儿脏腑之气软弱。"《育婴家秘》亦云:"血气未充……肠胃脆薄……精神怯弱。"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易受外邪侵袭,且热邪致病,传变迅速,易致肝风内动、热极生风甚至邪热内陷心包之危象。因此临床上及时准确地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