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5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239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650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5555篇
内科学   1505篇
皮肤病学   390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10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565篇
综合类   6599篇
预防医学   4504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2520篇
  25篇
中国医学   786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408篇
  2011年   1558篇
  2010年   1621篇
  2009年   1712篇
  2008年   2036篇
  2007年   1927篇
  2006年   1939篇
  2005年   1918篇
  2004年   1490篇
  2003年   1837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呼和浩特市儿童呼吸道腺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病原体并发感染。方法 选取 2020年 1月~2021年 12月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 4 266例,采用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对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腺病毒核酸检测,结合一般信息,分析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将 206例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儿作为阳性组,另选取 206例核酸阴性患儿作为对照组,阳性组按症状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n=17)和非重症组(n=189),分别比较腺病毒阳性组和对照组、重症组与非重症组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生化指标和并发感染等。实验室生化指标包括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NBC)、降钙素原 (procacitonin,PCT)、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结果 4 26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腺病毒总阳性率为 4.83%(206/4 266),男性(5.25%,131/2 495)、女性(4.23%,75/1 77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5,P>0.05)。夏季(8.14%,74/958)是感染高峰季节, 6月~6岁的儿童容易感染腺病毒(87.86%,181/206),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32,P<0.05),其中 6月~1岁感染率(6.72%,33/491)最高。阳性组 CRP[5.78(0.93,16.18)mg/L ]和 NBC[4.82(2.82,8.20)×109/L]水平高于对照组 [3.68(0.50,10.43)mg/L,3.91(2.01,6.6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3,-2.614,均 P<0.05);重症组 CRP[6.91(2.29,14.30)mg/L]和 LDH[313.80(278.45,402.30)U/L]水平高于非重症组 [1.70(0.50,11.95)mg/L,279.60(249.15,316.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7,-2.744,均 P<0.05)。阳性组发热 ≥ 39℃(58.74%,121/206)、热程 ≥ 9天(14.08%,29/206)、腹泻(8.74%,18/206)和喘息(7.28%,15/206)发生率,与对照组[36.89%(76/206),6.80%(14/206),3.40%(7/206),14.08%(29/2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98,5.842,5.153,4.987,均 P<0.05),重症组喘息症状发生率(35.29%,6/17)高于非重症组(4.76%,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1,P<0.05)。腺病毒阳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易并发扁桃体炎、鼻窦炎和胃肠炎(χ2=4.796,10.652,7.828,均 P<0.05)。儿童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以支气管肺炎(51.94%,107/206)最多见。腺病毒阳性组中,并发细菌感染率高于并发病毒和支原体感染(χ2=24.793,23.298,均 P<0.05)。结论 呼和浩特市 6月~6岁儿童容易感染腺病毒,引起以支气管肺炎为主的呼吸道疾病,常并发细菌感染,提示本地区应对儿童加强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内以复方季铵盐消毒液(MCP)取代次氯酸钠作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主要消毒剂的可行性。方法 配制体积百分浓度为2%、5%和100%的MCP以及含有效氯250、500或1 000 m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采用凝胶过滤悬液定量消毒试验方法,在消毒剂与病毒液以体积比为1:2、1:1、2:1、5:1混合条件下分别作用1 min,测定MCP和次氯酸钠对SARS-CoV-2的灭活效果。结果 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条件下的2种消毒液对悬液内的SARS-CoV-2灭活对数值均> 4.0。该MCP消毒液保存90 d,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效果无明显降低。结论 MCP消毒液和次氯酸钠消毒液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良好,可用MCP替代次氯酸钠消毒液作为P3实验室有效消毒剂。  相似文献   
993.
患者女,75岁,因“脐部外生性肿物2个月”于2013年4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脐部可见直径约4 cm外生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有压痛。腹部无明确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血红蛋白101 g/L,红细胞压积31.2%;癌胚抗原:53.23 ng/ml,余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体表及腹部彩超显示:脐周腹壁内实质性低回声肿物,有丰富血管信号,直径约38 mm,厚径34 mm,深部达腹壁深层距壁层腹膜3.8 mm;肝右叶可见3.8 cm &#215;3.3 cm 低回声光团,界限清,形态欠规则,周边可见低回声晕。脐部肿物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示:(脐部)送检坏死组织内见少量异型腺体,符合腺癌形态,见图1。胸部CT未见异常。腹部及盆腔CT (平扫+增强)示:肝右叶病变及结肠肝曲、横结肠管壁改变,考虑恶性占位性病变,见图2。纤维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约70 cm处见一增生型肿物,表面凹凸不平、污秽,黏膜充血、水肿,色暗红,质脆易出血,病变侵及肠管全周,致肠腔狭窄;活检病理示:结肠中分化腺癌。术前诊断: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瘤、脐部转移癌。经术前评估及与家属沟通知情同意后,于4月13日行姑息性右半结肠切除及脐部转移癌切除术。术后脐部转移瘤大体标本见图3。术后病理示:右半结肠中分化腺癌,浸润肠壁全层,脉管内见有癌浸润,脐部内见癌转移,双切缘未见癌,大网膜内未见癌浸润,肠周围淋巴结(0/29)均未见癌转移。TNM分期为T4N0M1。患者病情平稳后,于4月24日出院。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5月8日再次入院治疗,给予口服替吉奥胶囊(20 mg/片,江苏恒瑞)3片/次、2次/d,口服2周休息1周,坚持4周期,肝脏转移瘤行咖玛刀照射治疗,转移瘤体积明显缩小。随访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可,复查无腹部、盆腔?  相似文献   
994.
结核病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WHO统计,每年全球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尤其是在最近十年,结核病在全球疫情又呈上升趋势,对一些国家已构成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找到一种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对结核病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验室诊断技包括细菌学、血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药学》2014,(4):F0003-F0003
2013年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暨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于2014年4月3日在北京唯实大厦召开。张礼和院士、陈凯先院士、詹其敏院士、涂永强院士、周其林院士、蒋建东教授、郝小江教授、马大为教授、娄红祥教授、刘刚教授、谭仁祥教授、朱依谆教授、叶德全教授、席真教授、王一涛教授、杨震教授、叶新山教授等19位实验室学术委员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探讨建立智慧药检、构建智慧型实验室体系的前景和意义。方法采用加强食品药品检验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信息技术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利用移动终端,构建物联网络平台等方式。结果和结论建立智慧药检、构建智慧型实验室体系对于加强信息技术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加强物联网、云计算、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而言不失为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97.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科技攻关、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医院中心实验室集中了医院主要的软、硬件科技资源,成为了为院内外科技人员提供开放式、服务式的科研平台。同时,它还具有鲜明的医院特色,如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互联系,在进行医学基础研究的同时,也为相关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服务。随着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及医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实验室护理人员被赋予了新的工作内涵。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做好实验室相关护理工作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998.
郭秀花  陈海珠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12-113,118
目的探讨护理实验室加强开放与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本校198例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开放管理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和分析所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综合技能评分、问卷调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加强护理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查明厦门市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及时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份可疑食品样本(炸酱料包和剩余炸酱面)和3份肛拭子样本,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 剩余炸酱面和2份肛拭子检出肠炎沙门菌,生物编码为0017610545527210,血清型为 O9、Hg、Hm。结论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此次事件是一起因食用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炸酱面)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群众特别是餐饮经营者的食物安全知识宣传,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梅毒螺旋体作为梅毒的病原体,可侵犯人体形成一种慢性的性传播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侵犯人体全身器官,既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法和血清学检测法。针对不同人群以及疾病的不同进展,应合理选用一种或多种检测方法,提高梅毒实验室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