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54篇
  免费   6508篇
  国内免费   3987篇
耳鼻咽喉   2177篇
儿科学   1449篇
妇产科学   1901篇
基础医学   3658篇
口腔科学   698篇
临床医学   43612篇
内科学   13215篇
皮肤病学   1091篇
神经病学   1969篇
特种医学   97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0篇
外科学   12546篇
综合类   49605篇
预防医学   22596篇
眼科学   2046篇
药学   23731篇
  297篇
中国医学   7628篇
肿瘤学   3061篇
  2024年   918篇
  2023年   3473篇
  2022年   3185篇
  2021年   4392篇
  2020年   4403篇
  2019年   4036篇
  2018年   1934篇
  2017年   3207篇
  2016年   3544篇
  2015年   4437篇
  2014年   8831篇
  2013年   8676篇
  2012年   11478篇
  2011年   12409篇
  2010年   12580篇
  2009年   12165篇
  2008年   16157篇
  2007年   13512篇
  2006年   12994篇
  2005年   13547篇
  2004年   11232篇
  2003年   10178篇
  2002年   4834篇
  2001年   4056篇
  2000年   2557篇
  1999年   2025篇
  1998年   1751篇
  1997年   1433篇
  1996年   1216篇
  1995年   1274篇
  1994年   1068篇
  1993年   580篇
  1992年   739篇
  1991年   675篇
  1990年   422篇
  1989年   545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52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为56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n=28,保留LCA)与高位结扎组(n=28,不保留LC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253组)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优于高位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既可达到彻底清扫淋巴结的目的,又能有效保障肠管血供,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促进肛门早期排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Ⅰ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远端切缘长度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Ⅰ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福尔马林固定后,根据病理科测量的远端切缘长度,分为A组(远端切缘<1 cm+吻合环)、B组(远端切缘≥1 cm+吻合环)与Miles组,对比分析3组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结果:Ⅰ期低位直肠癌,Miles组与B组相比,5年无瘤生存率(94.7%vs. 94.7%,P=0.794)、5年总生存率(97.1%vs.94.4%,P=0.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5年无瘤生存率(69.6%vs. 94.7%,P=0.020)、5年总生存率(80.6%vs. 94.4%,P=0.042)较差。结论:远端切缘长度是影响低位直肠癌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中需保证远端切缘长度≥1 cm(标本固定后),外科医生术中离断肠管前应预留更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6—2018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毒理学指标达标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2016—2018年在陕西省全部102个涉农县(区)辖区设置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每个乡镇选择1~2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及分散式供水的末梢水作为监测点,共设置18 284个监测点。于每年4—6月枯水期和7—9月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5—2006、GB/T 5750. 6—2006、GB/T 5750. 8—2006)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水质监测信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按照不同年份、水期、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和地域对常规指标中的11项毒理学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6—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为81. 02%,超标较严重的前4位指标依次为氟化物(9. 74%)、硝酸盐氮(6. 09%)、六价铬(4. 50%)和砷(1. 44%),其余超标指标的超标范围为0. 01%~0. 32%;镉、硒、氰化物、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不同年份的水质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达标率随着年份的递增呈上升趋势(P<0. 05);镉、硒在丰水期达标率高于枯水期,硝酸盐氮在枯水期达标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地表水中的达标率高于地下水(P<0. 05);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毒理学整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常规处理水质达标率最高,其次为沉淀、过滤方式;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超标指标种类数分别为10种、10种和4种,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等7项指标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较低,氟化物、硝酸盐氮、六价铬和砷超标严重且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今后应重点关注超标毒理学指标,从水源供给和处理技术等方面保障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肺部感染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无肺部感染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比较2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预后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和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呼吸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极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非危重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指数呈负相关(r=-0.455,P<0.05),与氧合指数呈正相关(r=0.470,P<0.05)。观察组死亡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存活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高于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P<0.05),其截断值为20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50%和75.00%。 结论 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5.
6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56-58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间分成两组,早期组(发病72 h内)36例,延期组(发病72 h后)32例。早期组患者直接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延期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后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方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早期组少于延期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5 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延期组为6.2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应用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延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前者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显著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正>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临床的普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以其损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患者所接受,肥胖患者、老年患者尤其适合行腹腔镜手术[1]。但由于老年人机体各项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任何手术都会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胃肠外科2014年共为160例老年患者行LA,除2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切口愈合延缓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难点及采取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初次接受内镜检查术患者的干预作用,提高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初次接受内镜检查术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路径,对比2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和治疗满意度。结果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呕吐3.3%,腹胀5.0%,流泪5.0%,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8.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呕吐13.3%,腹胀15.0%,流泪20.0%,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2.3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次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提高疾病治疗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超声可视化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借助超声可视化技术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治疗效果(术后呕吐、腹胀、喂养反复、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细胞免疫功能(CD4+、CD8+、CD4+/CD8+)、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C3、C4]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呕吐、腹胀、喂养反复、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也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CRP、PCT、IL-6、CD4+、CD8+、CD4+/CD8+、Ig M、Ig G、C3、C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CD4+、CD8+、CD4+/CD8+、Ig M、Ig G、C3、C4均显著降低,CRP、PCT、IL-6均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术后CRP、PCT、IL-6低于对照组,CD4+、CD8+、CD4+/CD8+、Ig M、Ig G、C3、C4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声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患儿围手术期应用可指导临床治疗,为患儿快速康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