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97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85篇
临床医学   2989篇
内科学   109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5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337篇
综合类   6493篇
预防医学   102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823篇
  30篇
中国医学   2171篇
肿瘤学   27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502篇
  2014年   1069篇
  2013年   1083篇
  2012年   1321篇
  2011年   1530篇
  2010年   1375篇
  2009年   1401篇
  2008年   1285篇
  2007年   1179篇
  2006年   1059篇
  2005年   1065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824篇
  2002年   742篇
  2001年   616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直肠癌Miles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原因分析与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术后早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直肠癌Miles手术由于损伤较大及盆腔的解剖特点,术后早期肠梗阻更易发生.笔者回顾性分析了424例直肠癌Miles手术后16例发生早期肠梗阻的资料,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外敷、针刺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按入院先后顺序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A组)、单纯西医 电针治疗组(B组)、单纯西医 中药 电针治疗组(C组)。3组单纯西医治疗方法相同,均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及支持疗法。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双侧足三里;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同时用双柏散外敷腹部疼痛部位。观察3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梗阻解除时间以及胃肠减压引流管引流量等情况。【结果】A组和B组各有3例中转手术、C组有2例中转手术,其余56例均经非手术治愈。3组患者梗阻解除率分别为85.0%、85.7%和91.3%(P>0.05),但C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较A、B组缩短(P<0.05或P<0.01),而且胃肠减压引流量第2天起明显减少,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灌肠、外敷、针刺等综合疗法可缩短肠梗阻解除及康复时间,表明对粘连性肠梗阻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3.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简称“彩超”)是超声诊断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994.
肠造口术是指低位直肠癌、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先天性直、结肠肛门畸形,某些直、结肠外伤及严重的炎症性结肠病变,在治疗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不能保留肛门或不易行D-期肠吻合而把病变以上的肠管拉出腹腔,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356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结果:保守治疗梗阻解除158例,手术198例,术后肠瘘1例,肠粘连98例。结论:预防术后过度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将腹腔彻底冲洗,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充分有效的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996.
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是以慢性假性肠梗阻表现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由肠壁蠕动减弱不能推动肠内容物而致无梗阻性损害,为麻痹性肠梗阻的慢性形式,而肠壁本身病变则由肌肉、  相似文献   
997.
手术后粘连是粘连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类型,约80%的病人属于这一类型。术后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是极富挑战性的临床难题,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对降低病死率及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笔者对1997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10例术后肠梗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 31例经胃肠减压、激素、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8d,1例再手术后出现肠瘘,二重感染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在术后4~10d,有肠梗阻的典型表现,经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且X线和16层螺旋CT检查资料齐全的病例,把X线、二维CT及三维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正确率92% (35/38),包括肠肿瘤16例,肠粘连6例,肠套叠5例,肠扭转2例,腹外疝3例和肠石3例。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机械性肠梗阻的显示、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老年人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8例,死亡2例.结论:准确的诊断,恰当的手术,科学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老年肠梗阻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