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7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3篇
  1篇
中国医学   49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多指标定量相结合的头痛宁胶囊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0~40 min)、290 nm(40~100 min);进样量:10 μL。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5批样品色谱图进行分析,以落新妇苷为参照,确定22个共有峰为特征峰,相似度均>0.977;天麻素、阿魏酸、落新妇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二苯乙烯苷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 9,加样回收率在95.5%~98.9%,RSD<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头痛宁胶囊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卡马西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天麻素胶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盐酸异丙嗪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0.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评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眩晕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研究天麻素与异丙嗪合用在治疗急诊眩晕症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眩晕症患者107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的两组,分别为A组共53例和B组共54例,A组单独采取天麻素疗法,B组采取天麻素联合异丙嗪疗法,然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为94.6%,A组治疗有效率为81.1%,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性眩晕症的临床显著,安全可靠方便,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如眩晕、耳蜗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前庭功能受损等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血栓通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与参考组(血栓通联合甲钴胺)各为46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感觉神经穿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1.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觉神经穿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天麻素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病变,可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7.
58.
蒋虹  董雅萌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22-2425
目的探究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肌内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 m L/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耳聋胶囊,3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症状消失时间和听力损失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呕吐、头晕、耳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轻度听力损失患者明显增加,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天麻灵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天麻、淫羊藿、灵芝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素和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上样品与对照品显相同的斑点,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在0.0502μg~0.3012μg、淫羊藿苷在8.4480μg~84.4800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和99.78%,RSD分别为0.33%和0.90%(N=9)。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准确,可以作为控制天麻灵芝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trodin)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诱导SH-SY5Y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不同浓度的METH(0.5、1.0、1.5、2.0、2.5、3.0 mmol·L~(-1))处理SY5Y细胞,并在6、12、24、48 h观察SY5Y细胞自噬的情况,确定自噬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提前1 h给予1mmol·L~(-1)天麻素进行干预,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C3-Ⅱ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天麻素干预前后LC3-Ⅱ、Beclin-1以及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METH浓度(0~3.0 mmol·L~(-1))的增加,SY5Y细胞逐渐变圆、突起逐渐变短、消失,同时部分细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结构形成,细胞间隙逐渐增宽,最终细胞呈漂浮状态。随着METH浓度的增加,SY5Y细胞LC3-Ⅱ表达水平逐渐增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天麻素+METH组LC3-Ⅱ的表达水平比METH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METH组LC3-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mTOR和Akt差异无显著性,p-mTOR、p-Ak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给予天麻素干预后,与METH组相比,LC3-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降低,而mTOR、p-mTOR、Akt、p-Akt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METH可诱导SY5Y细胞自噬,天麻素可减弱METH诱导的SY5Y细胞自噬,这一作用与天麻素调控Akt和mTO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