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99篇
  免费   2660篇
  国内免费   1223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391篇
妇产科学   151篇
基础医学   1458篇
口腔科学   419篇
临床医学   8664篇
内科学   4237篇
皮肤病学   1699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9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353篇
综合类   12983篇
预防医学   10183篇
眼科学   202篇
药学   8652篇
  65篇
中国医学   4318篇
肿瘤学   333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1323篇
  2022年   1190篇
  2021年   1483篇
  2020年   1385篇
  2019年   1422篇
  2018年   785篇
  2017年   1170篇
  2016年   1414篇
  2015年   1725篇
  2014年   2641篇
  2013年   2547篇
  2012年   3228篇
  2011年   3442篇
  2010年   3073篇
  2009年   2915篇
  2008年   3430篇
  2007年   3179篇
  2006年   2891篇
  2005年   2894篇
  2004年   2220篇
  2003年   1998篇
  2002年   1564篇
  2001年   1394篇
  2000年   1019篇
  1999年   829篇
  1998年   704篇
  1997年   636篇
  1996年   588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341篇
  1989年   330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主要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等多种胃肠道症状。该菌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现,并且是比利时、丹麦等欧洲国家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已列入多国出入境检疫的常规项目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属于自限性疾病,除引起人类非特异性腹泻以外,亦侵袭到肠系膜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还可累及肠外多器官系统,造成如结节性红斑、活动性关节炎、肝脓肿、败血症、心肌炎等疾患。  相似文献   
992.
快速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免疫胶体金层析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产单核李斯特菌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切实有效的检测技术。方法:采用胶体金标记产单核李斯特菌抗体制备免疫层析检测试剂,通过免疫层析作用对产单核李斯特菌进行检测。结果:通过选用柠檬酸钠改良法制备胶体金,测定其最适结合蛋白浓度为28μg/ml,构建起免疫层析检测试剂和检测方法,检测了冷冻猪肉、牛奶、冰激凌以及不同稀释度的产单核李斯特菌标准样品,灵敏度达87.5%,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结论:免疫胶体金层析法用于快速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对消毒剂抵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对常用消毒剂的抵抗性。方法:用高分子滤膜制备生物膜,观察不同时间条件下75%乙醇、安尔碘、1%“84”消毒液、6.7%新沽尔灭和2%戊二醛对生物膜中细菌杀灭作用。结果:2%戊二醛和安尔碘灭菌效果最好,75%乙醇次之,1%“84”消毒液和6.7%新清尔灭效果较差。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对常用消毒剂抵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994.
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机制及流行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机制及其流行状况。方法:对氟喹诺酮耐药志贺菌的gyrA基因和parC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查找突变点;用重复基因外回文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PCR)对志贺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两株耐氟喹诺酮的菌株都存在gyrA基因87位Asp(GAC)→Asn(AAC)和177位Gly(GGT)→Ser(AGT)的点突变,一株另有120位Met(ATG)→Leu(CTG)、203位Ile(ATC)→Leu(CTC)、204位Ser(AGC)→Thr(ACC)和205位Ile(ATT)→Leu(CTT)的点突变,另一株还有204位Set(AGC)→Ile(AAC)的点突变。除87位点突变外,其余突变位点均未见报道。parts基因未发现点突变。REP—PCR基因分型结果提示16株宋内志贺菌有7种指纹图谱,12株福氏志贺菌有两种指纹图谱。结论:两株志贺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是由gytA基因点突变所致,耐药表型对突变的类型有一定的预见性,但耐药程度与突变频率的相关性不确定。2004年夏秋季武汉地区散发流行的志贺菌有相同或相似的克隆,血清型单一的宋内志贺菌存在基因多样性,福氏志贺菌中f2a比f4c的遗传多样性高。REP—PCR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基因分型法,可用于志贺菌同源性分析及暴发流行时的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995.
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市售猪肉中产单核李斯特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安徽省产单核李斯特菌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状况。方法:采集合肥农贸市场生猪肉样品,通过李斯特菌富集培养基培养16h,应用PCR技术进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从120份猪肉样品中分离出2株产单核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为1.7%。结论:表明安徽省市售猪肉中有不同程度产单核李斯特菌的污染,且存在李斯特菌病的可能性。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4h,显示PCR技术对产单核李斯特菌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和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6.
2005年三明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为了解我市流脑带菌状况、菌群分布、耐药特性和免疫抗体水平等情况,从而为合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流脑监测方案选择梅列区作为监测点.收集流脑发病疫情资料,采集各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接种含双抗的巧克力色血琼脂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流脑A群和C群抗体。结果:发现C群流脑病人1例(男,13岁),发病率为0.61/10万;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为0.55%(2/360),均为c群Nm;健康人群流脑A群抗体的总阳性率60.00%,GMT为1:5.90,各年龄组人群阳性率的差异非常显著(X^2=65.57,P〈0.01),健康人群流脑C群抗体的总阳性率25.00%,GMT为1:1.60,两种抗体GMT比较差异也非常显著(t=9.48.P〈0.01)。其中有3名15岁以上检测对象的C群抗体滴度≥1:32,提示可能存在C群Nm的自然感染。结论:流脑的发病率和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很低,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有免疫力,而对C群流脑的免疫力低,有必要加强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同时应密切注视流脑菌群的变迁。  相似文献   
997.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LMO)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食品中LMO的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物中毒快速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LMO 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应用于食品中LMO检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10fg,菌液灵敏度为99cfu/ml或4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以此反应体系检测28株LMO,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上述方法可将检测时问由原来的至少4d缩短至1d。对228份食品进行LMO检测,8份增菌液LMO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6份1310细菌培养阳性。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提高LM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应用于LMO食品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在SS琼脂上易于识别沙门菌、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方法:在SS琼脂中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简称改良SS琼脂)。结果:沙门菌、志贺菌及大肠埃希菌在SS琼脂上及改良SS琼脂上的生长率基本一致,沙门、志贺菌落在SS琼脂上为淡蓝色、半透明或带黑心;大肠埃希菌为桃红色。结论:该方法用于肠道菌检测可使沙门菌、志贺菌落在SS琼脂上为淡蓝色、半透明,大肠埃希菌为无色或桃红色,菌落间色泽反差鲜明,易于选择和识别。  相似文献   
999.
食具消毒柜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食具消毒柜消毒效果和影响评价效果的因素。方法:按照GB17988—2004《食具消毒安全和卫生要求》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载体定量杀灭试验。结果:ZTP70卧式食具干燥消毒柜在碗盘满载的条件下,作用120min,对大肠杆菌的平均杀灭率大于99.90%,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大于5.0。染菌方法对结果评价有一定的影响,用PBS配制菌液进行染菌的消毒效果明显好于用TSB配制菌液进行染菌的消毒效果。消毒柜内相对湿度的大小对细菌的杀灭效果有明显的影响,相对湿度大.灭活效果好,但相对湿度的大小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效果基本无影响。结论:ZTP70卧式食具干燥消毒柜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其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复方乙醇消毒剂对细菌繁殖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细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复方乙醇消毒剂对细菌繁殖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分别作用1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率分别为99.99%;作用10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100.00%。结论:在临床应用中,为了防止有机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应延长使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