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212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和M2胆碱能受体(M2-受体)自身抗体与不同病因肾损害的关系是否与慢性肾炎(CGN)肾功能衰竭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受体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并肾功能不全患者,31例多囊肾并肾损害患者,58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CGN肾功能不全组抗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0%(33/66)和40.9%(27/66),明显高于多囊肾并肾损害组(分别为16.1%和16.1%)、高血压无肾损害组(19.0%和20.7%)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0%和17.5%,P〈0.01)。结论抗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2.
刘大伯的儿媳妇今年刚满50岁,身体一直不错。然而,前几天儿媳妇单位组织体检,儿媳被检查出右肾有一个囊肿。尽管儿媳自身无任何不适感受,可刘大伯还是比较担心,肾上有囊肿本身就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听说还是遗传病,刘大伯还没有抱上孙子,要是以后孙子也出现这个病该怎么办呢?刘大伯不放心,去医院找专家咨询,才知道是自己搞错了。原来,...  相似文献   
23.
总结1例多囊肾出血伴乌头碱中毒致多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急救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氧疗、心电监护,重视静脉给药护理和活性炭口服吸附毒素,加强血液净化和中西医联合治疗,同时做好多囊肾出血的护理和心理护理。患者经治疗和护理,住院7d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4.
25.
多囊肝病常与多囊肾病同时存在,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10日收治1例多囊肝合并多囊肾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先证者资料 患者,女性,65岁,因"反复腹胀10余年,加重3个月"入院.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囊肾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多囊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60例,开放手术48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情况、血压情况和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57.7±13.2)min,术中出血量为(35.9±17.3)mL,术后排气时间为(1.6±0.7)d,术后引流量为(23.2±4.3)mL,术后住院天数为(5.1±0.8)d,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腹腔镜组出现3例皮下气肿、腹膜后血肿及尿瘘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0%,开放手术组出现8例腹膜后血肿、切口感染、尿瘘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两组间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术后3月时肌酐、尿素氮水平及收缩压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48例中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1.2%和18.8%,腹腔镜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0%和15.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具有疗效可靠,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多囊肾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7.
<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是一种多发于儿童肾脏和胆道系统的严重单基因遗传病[1],以肝门静脉系统发育不全为特征,包括胆管板重塑缺陷、胆管增生和先天性肝纤维化(congenital hepatic fibrosis,CHF)[2-4]。ARPKD发病率为1∶20 000~40 000,属罕见病[5],合并CHF的发病率更低。本文将一家系(3姐弟)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逆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囊肿切开内引流术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多囊肾合并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采用逆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囊肿切开内引流术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手术都成功处理了梗阻结石和囊肿。一侧囊肿处理时间30~50min,平均40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血肌酐、尿素氮未见明显升高。结论采用逆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囊肿切开内引流术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多囊肾合并结石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检测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家系的基因变异位点,并进行致病性功能验证。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家属的外周血标本,提取血液基因组DNA,运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手段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筛选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再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验证,并在健康人群中筛查该变异。同时构建PKD2基因的野生型和变异型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和HeLa细胞,观察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情况。结果先证者存在PKD2基因c.2051dupA(p.Tyr684Ter)移码变异,该变异使cDNA序列第2051位碱基A重复,导致终止密码子的形成,产生截短蛋白。免疫荧光实验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变异型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由PKD2编码蛋白C端缺失引起。结论PKD2基因c.2051dupA(p.Tyr684Ter)变异可能是该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3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主因"间断胸痛5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源于5年前活动后出现心前区闷痛,放射至后背,伴心悸,持续3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2月前因"多囊肾"于当地医院行右肾切除术,术后5天突发胸痛,呈压榨样,放射至后背,伴胸闷、大汗,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因合并消化道出血未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此后活动耐量进行性下降,步行数步即出现喘憋,常伴夜间阵发性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