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3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80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507篇
内科学   378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1099篇
预防医学   16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604篇
  2篇
中国医学   345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FDC是存在于次级淋巴组织的一种特殊细胞群体,在正常机体中,FDC能捕获以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的抗原,并能将抗原较长时间(数月)地保存在细胞表面,因此,FDC作为外来抗原的储存库在诱发维持免疫记忆中起着重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FDC如何捕获和处理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的抗原并信息传递各免疫活性细胞,诱导免疫应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免疫刺激复合物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刺激复合物疫苗是1984年发明的一种疫苗制备新技术,其免疫活性大大高于传统疫苗。国外已作了大量研究,预计很快会进行人体试验。本文综述了ISCOM的生物学特性,制备方法及其实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乳酸脱氢酶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常规琼脂糖电泳法测定LDH同工酶,酶免疫电泳方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结果LDH3同工酶区带增宽,染色较深.酶免疫电泳显示抗全血清抗体在抗IgA抗体、抗L链κ抗体出现沉降线.证实异常的LDH3区带是LDH-IgA(k)复合物.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综述了放射免疫分析对血液病诊断的若干进展。血中β2m<或>6μg/ml 是 MM 选择简单或强烈诱导化疗的分界线。N-HD 和 HD 血清β2m 增高。恶性淋巴瘤、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的铁蛋白/铁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FⅦ各成份的检测,可作为 vWD 诊断和分型的依据之一。DIC 和血栓性疾病时 AT-Ⅲ水平降低,如果结合生物学测定,可具有早期预测静脉血栓的价值。白血病患者血浆和尿中 cGMP 水平显著增高,cAMP/cGMP 克分子比值降低。有高度血管血栓形成危险的 PV 患者,多数存在着β-TG 和 PF-4的增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聚乙二醇(PEG)比浊法和固相酶联免疫法(ELISA)结合,建立了—较灵敏的免疫复合物(IC)直接固相吸附抗原特异性检测法。利用牛清蛋白(BSA)为已知抗原组份的IC模型,分别对IC直接固相吸附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IC在解离状态下直接固相吸附后的抗原特异性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未解离者。该法具有简单易行,灵敏度较高、适于临床测定大量血清样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45-1645
答:其机理为: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使嗜碱性粒细胞或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从而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基底膜或其他组织间隙;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炎症反应;血小板凝集,微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局部缺血、瘀血和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修复成年SD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模型,在形成的缺损中植入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实验组),或只植入壳聚糖(对照组),或不加任何材料(空白组),术后2、4、8周灌注取材,观察结果。结果: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在植入SD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模型后,能桥接缺损两端脊髓;其内的神经干细胞能存活、迁移并分化成多种形态的神经组织细胞,并诱导神经轴突向复合材料内生长。结论: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有可能桥接并修复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PCC)的阴离子脂膜微泡,评价微泡的理化性质。材料和方法:采用机械振荡直接连接法,分两组(于机械振荡之前或之后加入),制备结合PCC的阴离子脂膜微泡,观察并检测洗涤前后微泡的理化性质。结果:微泡与PCC的结合率及Ⅸ因子活性: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洗涤后结合率由洗涤前的95%降为80%,活性由90%降为19%。结论:直接连接法可制备结合PCC的阴离子脂膜微泡,微泡与PCC结合率较高,且洗涤前能保持Ⅸ因子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