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6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312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61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469篇
内科学   679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1221篇
预防医学   585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92篇
  4篇
中国医学   299篇
肿瘤学   263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1.
SARS冠状病毒是诱发SARS的主要病原体,文章综述了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的最新进展,SARS冠状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在病毒繁殖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可以其作为靶点进行抗SARS冠状病毒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12.
从辨证论治的 3点不足 ,前瞻现代数理思维的重要性 ,引进前沿生物科技的必要性 ;从虚寒证的研究基础和寒的本义论述了虚寒证现代研究的优势 ;对于虚寒证等中医复杂证候的研究 ,必须多学科的交叉 ,尤其是目前可利用的利器 :基因芯片、生物信息等 ,可望从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切入 ,突破“证”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3.
PCR快速鉴定actinobacteria三种模板制备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准确、简便、快速的放线细菌鉴定技术,为普通和极端环境放线细菌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创造条件。方法 从放线细菌固体培养基上挑取少量菌体,用微波炉法快速制备基因组DNA作为PCR模板,与液体培养法得到的菌体以超声波法或冻融法制备的模板进行了PCR扩增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P CR检测结果表明微波炉法制备的模板可进行有效的体外扩增,目的条带特异,而超声波法或冻融法并不对所有菌株有效,并有非特异扩增产物产生。结论 组合微波炉法快速制备放线细菌基因组DNA技术和23S rRNA特异插入序列PCR扩增技术建立了准确、简便、快速的actinobacteria鉴别体系。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筛选并克隆肝癌相关基因 ,探讨肝癌发病机制。方法 :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肝癌基因表达谱及其功能研究的工作基础上 ,发现 1个未知功能基因 (暂命名LLC基因 ) ,其DNA拷贝数在肝癌基因组中呈降低的趋势。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RT PCR的方法 ,对其进行功能预测并在转录组水平检测该基因的表达。结果 :LLC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p2 3 3区段 ,全长为 670 6bp ,含有 2个外显子 ,1个内含子 ,其开放阅读框长为 1871bp ,编码 1个含有 62 3个氨基酸的蛋白。该基因在 67%( 16/2 4)肝癌组织中呈现下调趋势。同时其在人体内多种组织均有表达。结论 :LLC基因有可能是一个新的肝癌相关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15.
刘家强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00-2301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由还原论进入整体论,逐渐进入以改变基因调整自身生命整体的阶段。而传统中医学就是经典的整体论。最先进的科学和最古老的哲学具有了结合的可能性。中医学的经络理论是可以用来解释基因组的,而基因组也是可以发展和完善经络理论的。  相似文献   
116.
蛋白质组学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和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肿瘤,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肿瘤组织的起源、演进过程及特点,从而掌握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7.
DNA修复障碍、基因组不稳定性与癌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陶厚权  王瑞年 《中国肿瘤》2003,12(2):101-106
全文介绍DNA修复机制,并指出未修复的DNA损伤在细胞中的生物学终点和由DNA修复障碍所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以及遗传性疾病,其中大部分有发生不同类型癌症的倾向,随着DNA修复系统及其与癌症关系研究的深入,其发病机理将得到阐明,并为防治这类疾病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18.
宫颈癌患者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伍欣星  赵旻  李晖  邱小萍  谭云  戴天力 《肿瘤》2003,23(3):190-193
目的 研究中国宫颈癌高发区宫颈癌患者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改变,为寻找宫颈癌相关内源因子提供依据。方法 从GenBank中选取8对微卫星DNA引物,采用PCR-变性PAGE-银染方法检测50例宫颈癌(来自高发区)活检组织及其对照(同病例血液)样品的杂合性丢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I)。结果 LOH总检出率为66%(33/50),其中,D18S474(染色体18q21)LOH达40.5%;染色体3p21.2—3p21.3中微卫星位点D3S1478,LOH达31.7%;并且在原位癌与浸润癌中,LOH分布也有一定差异。MI在宫颈癌患者基因组中仅存在少数微卫星位点,总的发生率较低,为8%(4/50)。结论 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hr)感染外,细胞内源基因的改变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高频LOH位点18q21 D18S474、3p21.2-3p21.3 D3S1478可能存在潜在的宫颈癌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19.
分子医学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宝忠 《肿瘤》1998,18(1):56-56
分子医学与恶性肿瘤吕宝忠由于医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包括结构分子生物学,简称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论(bioinformatics)的渗入,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分子医学(MolecularMedicine)——巳林立于医学和生命科学之中。当今...  相似文献   
120.
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进展及其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枝术的新进展,分析其在检查肿瘤细胞染色体异常、定位肿瘤相关基因、辅助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