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51篇
  免费   3030篇
  国内免费   474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16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24篇
内科学   986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74篇
综合类   8774篇
预防医学   75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594篇
  26篇
中国医学   26949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584篇
  2023年   1881篇
  2022年   1390篇
  2021年   1943篇
  2020年   1497篇
  2019年   1457篇
  2018年   645篇
  2017年   1252篇
  2016年   1269篇
  2015年   1328篇
  2014年   2115篇
  2013年   1856篇
  2012年   2396篇
  2011年   2502篇
  2010年   2227篇
  2009年   1788篇
  2008年   2157篇
  2007年   1737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334篇
  2004年   1310篇
  2003年   1086篇
  2002年   923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661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530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2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中医杂志》2005,46(10):766-767
为探索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我们在经过神经心理学评价培训和一致性检验后,于2000年10月~2002年12月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7家单位,应用天智颗粒治疗VD肝阳上亢证患者2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郁证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许多种疾病,并可夹杂其它病证(如瘀证、痰证、火证、虚证等)。以肝气郁结证为主时,可用舒肝解郁法来统治这一类病证,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舒肝解郁法,着眼于调整人体的气机,而“气为血之帅”,以调和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治法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特色,临床上取效捷,适应证多,有深入研究的实际意义。临床上应用舒肝解郁法,应注意其用药的层次。一般先用舒肝理气的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常用药物有柴胡、枳壳、香附、郁金、青皮、  相似文献   
93.
寒证是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寒凝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冠心病寒凝证的形成,可能是多种致病因子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机体细胞内某些基因转录和表达为蛋白质,有些蛋白质表达增多,有些蛋白质表达减少,有的蛋白质表达停止,有的正常情况下不表达的蛋白质被启动,等等,机体的代谢、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感觉、内分泌等各方面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在临床表现出寒凝证。温阳法可通过调节一种或多种蛋白的表达,调节上述生物学行为达到治疗冠心病寒凝证的目的。“阳微阴弦”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病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2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与开放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观察,试验病例为300例。结果: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为87.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P<0.05)。对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所致的胁肋胀痛、身目俱黄、烦热口苦、脘闷腹胀、恶心纳呆、神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溏滞不爽或秘结等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总有效率为9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疗效稳定。与降酶灵胶囊、乙肝解毒胶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毒胶囊对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使用安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5.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重点特点、精华和优势,中医的“辨证”,尤其是“八纲辨证”,其中充满着辨证法。它具有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如整体观念、四诊合参、司外揣内、类比推理,能够客观把握现象与本质、结构与功能、共性与个性之问的对立统一和主次因果关系,强调整体、联系、功能、动态,这些观点无疑都是正确的。中医辨证方法具有整体性、纲领性、灵活性、复杂性、原则性和广泛适用性的特点。辨证论治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病变过程中病位的浅深、病邪的性质、邪正斗争的状况,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灵活处理,从而极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96.
2001年2月以来,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肌缺血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脑病痰瘀交结证的临床辨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李军  白海侠 《陕西中医》2007,28(2):184-186
目的:探讨脑病痰瘀交结证的临床辨治。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的病机,临床治疗痰瘀同治,根据证情的寒热虚实变化,适宜配合温清消补诸法予以遣方用药,归纳总结了清热化痰、活血熄风等八种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根据胃黏膜异型增生虚实关联证候类型与血清TSGF水平变化,探讨最具癌变趋向的证候类型。方法:临床病理确诊为胃黏膜异型增生(Dys),经《虚实关联证候类型辨识数据库》辨识属虚实关联证者145例,检测血清TSGF值,以其值水平高低判断不同类型癌变趋向。结果: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的TSGF值最高(59.54±3.24U/ml),瘀阻胃络并/兼胃阴不足证TSGF值(58.35±8.00U/ml)次之,初步可以认为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瘀阻胃络并/兼胃阴不足证最具癌变趋向。肝胃气滞并/兼脾胃气虚证TSGF值(53.70±6.81U/ml)较低,癌变趋向程度可能小。11例虚实关联证转入胃癌的患者其实证中以瘀阻胃络癌变机率高,虚证中以脾胃虚寒、气血两虚或兼肾阳、肾阴虚癌变的机率高。  相似文献   
99.
李晓红 《护理学杂志》2007,22(19):12-13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疾病证型进行辨证施护.采用2型糖尿痛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个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疾病、心理功能、满意程度3个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辨证施护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舒适.  相似文献   
100.
宣可去壅,通可去滞,宣通络痹方是师法叶氏,参以个人长期临证心得,针对正气为邪气所阻,脉络郁滞壅闭导致的多种病证,扼守病机,依法遣药而创制的。验之于实践,所向多利。故公诸同好,并祈雅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