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李军教授治疗脑病痰瘀交结证用药特点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李军教授治疗脑病痰瘀交结证的用药特点。方法:首先论述了李军教授对脑病痰瘀交结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然后对其用药特点作了简要介绍。结论:痰瘀交结是诸多脑病发生的重要病机,临床上应采用痰瘀同治之法精当遣方选药。  相似文献   

2.
凌嫚芝  孔莹 《陕西中医》2013,34(6):736-737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法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从祖国医学方面阐述了痰、瘀常常相互影响、黏结相搏,交结为病的机理,为临床上痰瘀同治治疗脂肪肝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脂肪肝应痰瘀同治,要治瘀又要治痰,两者兼顾而不能偏废某一个方面,同时标本兼顾、随证应变,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痰瘀致毒与中风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致毒"。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从而引起颅脑痰瘀交结;痰饮致毒、瘀血致毒、痰瘀互结致毒致使毒邪痹阻脑内;痰瘀毒邪引起中风。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1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代三红 《陕西中医》2011,32(11):1478-147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临床证候特点,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516例分为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四型,确立相应治法。结果:分别采用中药方剂治疗,四种类型的治愈率均85%以上。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痰瘀论治中医脑病重点研究室是陕西中医管理局2008年批准的陕西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之一。本研究是以陕西中医学院为依托,联合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共同组建的临床、科研开发实体。本研究室通过长期以来对中风病、头痛、眩晕以及痴呆、痫证、颅脑水瘀证、中风先兆症、卒中后抑郁症等脑病的观察研究,提出以痰瘀交结做为中医脑病的基本证型,以涤痰化瘀法作为基本治法的观点,并首先建立国内外认可的痰瘀交结证数字化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估标准,采用“以方佐证”的方法,检验辨证准确性,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采用循证医学及多中心RCT的临床研究方法。倡导传统脑病痰瘀交结论治学说。  相似文献   

6.
涤痰活血开窍法配合西药治疗肺性脑病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占军 《陕西中医》2002,23(10):878-87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涤痰、活血、开窍之方药 ,配合西医治疗肺性脑 3 5例。结果 :总有效率 88.7%。提示 :将肺性脑病分为二型 (痰热蒙窍型、瘀痰蒙窍型 ) ,既能体现本病临床特点 ,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豁痰通痹法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陕西中医》2007,28(6):655-656
目的:观察豁痰通痹法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豁痰通痹汤(瓜蒌皮、白檀香、陈皮、丹参、丹皮、桂枝、半夏等)口服。结果:总有效率为86.5%。提示:豁痰通痹法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痰瘀交结证在诸多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更为常见,强调治疗需痰瘀同治,治瘀勿忘治痰,治痰要祛瘀,根据证情遣方用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军教授善用活血涤痰法治疗疑难病,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从基础理论角度总结出痰瘀交结证的症状、病机、治法,对痰瘀交结八种临床证型的细微差别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通过研究李老师中医脑病临床诊疗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范文涛  王倩 《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56-1057
目的:探讨涤痰通络胶囊治疗痰瘀交结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交结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涤痰通络胶囊,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涤痰通络胶囊治疗痰瘀交结型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4,(8):973-975
目的:观察丹曲方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毒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且中医辨证为痰瘀毒互结证型病例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药丹曲方治疗28d,分别观察患者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及生物学指标、心电图的改善程度,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炎症指标等客观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曲方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及组方特点,治疗痰瘀毒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可以抗栓、抗炎、调脂、稳定斑块,并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心绞痛加重,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缪峰  袁有才  李军 《陕西中医》2014,(2):209-210
本文总结探索著名中医脑病学专家李军教授中医脑病学术思想,从理论创新、颅脑痰瘀交结证、涤痰活血法等方面进行述要。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82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雷义举 《陕西中医》2002,23(6):507-508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 ,将高血脂症分为痰浊内阻、肝阳痰火、痰瘀交滞、气虚血瘀、肝肾阴虚 5型 ,治疗1~ 3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为 97.4%。提示 :以痰瘀为主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配伍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及虫类的中药物 ,是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44例肺性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痰浊闭窍、痰火扰心、痰瘀互结。肝风内动、痰盛气衰五型,临床以痰瘀互结见证较多。治以涤痰开窍、清心化痰、平肝熄风、祛瘀化痰、双补气阴为主,治不离痰,尤以痰瘀并治疗效为佳。作者自制佛手二陈汤,重用甘肃特产岷当归,用量达30—90g,临床治愈率达68.18%。  相似文献   

15.
马钱子在脑卒中早期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况时祥 《陕西中医》2004,25(7):603-604
目的 :评价马钱子对脑卒中早期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 :对照组 45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方法 ,实验组 7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钱散。结果 :两组30 d后总体疗效分别为 80 %、94.67% ,实验组优于对照 ( P<0 .0 1 ) ,实验组不同证型间疗效比较以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优于痰热腑实证、阳亢风扰证。提示 :马钱子对脑卒中早期有一定作用 ,尤宜于无明显热象者。  相似文献   

16.
王俊文 《陕西中医》2012,33(5):557-559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降脂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中医辨证属痰瘀阻滞型的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化痰逐瘀降脂汤(炒白术、泽泻、枳实、清半夏、白芥子、香附、黄芪、丹参、山楂、何首乌等)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通过口服自拟汤剂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升高,证候表现有显著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结论:运用自拟化痰逐瘀降脂汤治疗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具有较强的活血逐瘀化痰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17.
李逊 《陕西中医》2009,30(6):702-703
目的:探讨脑外伤综合征的辨证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医出发经行论述。结论:脑外伤综合征病位在脑,发病与肝、心、脾、肾、气、血、湿有关,病理关键在于痰、瘀、虚,其中瘀血是其基本的病变。治疗应分型论治,分有瘀阻脑络证,痰湿蒙窍,心脾两虚证,肾精不足证。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严湘凤  严寒 《陕西中医》2006,27(2):158-159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将肺心病分为外寒内饮证,外感风热证,阳虚水泛证,痰浊闭窍证,元阳欲脱,痰浊闭窍证,元阳欲脱,痰瘀互结证六类,口服中药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则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氧分压以及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辨证分型治疗结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本病,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万群  闫东升  杜慧萍 《陕西中医》2010,31(10):1359-1361
目的:观察系列中药膏剂防治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0例患者根据症候辨证分为风证、火证、痰证、瘀证、气虚证、阴虚证、神闭证7型灵活组合处方分别采用祛风膏、清火膏、七星膏、丹芎活血膏、五君膏、育阴膏、醒神膏进行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风系列中药能有效治疗中风先兆证,降低中风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指标,是预防中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眩晕痰瘀交结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临证辨治及选方用药特点。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病例共464例,分为痰瘀交结证组与非痰瘀交结证组;比较2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痰瘀偏重及兼夹证型的差异;同时对包含有症状、体征、理化指标及舌脉等35项证候特征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痰瘀交结证组191例(占41. 16%);与非痰瘀交结证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且痰瘀有偏重,兼夹证型中肝阳上亢型比例最高; 35项症候因素结果显示:脉滑、脉涩、舌下脉络、高脂血症、舌面颜色、头晕目眩、高血黏度、舌苔厚度、肢体麻木9项因素与眩晕(痰瘀交结证)相关性最显著。结论眩晕痰瘀交结证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痰瘀贯穿病程始终,临证主张痰瘀同治,并需根据痰瘀偏重及兼夹证型不同,给予相应治疗,方可切中病机,显示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