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18篇
  免费   2101篇
  国内免费   858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205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597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4071篇
内科学   3008篇
皮肤病学   853篇
神经病学   1169篇
特种医学   6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29篇
综合类   10985篇
预防医学   2118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14601篇
  153篇
中国医学   2240篇
肿瘤学   464篇
  2024年   299篇
  2023年   1067篇
  2022年   869篇
  2021年   1358篇
  2020年   1305篇
  2019年   1595篇
  2018年   803篇
  2017年   1620篇
  2016年   1524篇
  2015年   1823篇
  2014年   2786篇
  2013年   2701篇
  2012年   3050篇
  2011年   2943篇
  2010年   2568篇
  2009年   2297篇
  2008年   2135篇
  2007年   1854篇
  2006年   1672篇
  2005年   1416篇
  2004年   1181篇
  2003年   1035篇
  2002年   767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病因较多,确切机制不完全明了,且其发病率高,呈反复发作[1].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仍以抑酸和胃肠促动力为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①评价冠状动脉支架(CS)置入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情况;②观察CS术后1个月复发缺血事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 ①所有入选患者于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24 h及1个月分别测定ADP(25 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10%(包括负值)时考虑存在氯吡格雷抵抗;②观察CS术后1个月内复发缺血事件的情况.结果 ①共入选患者42例,其中△A 24 h≤10%者18例(43%),△A1m≤10%者13例(31%);②在1个月的随访中,无一例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或再发心肌梗死,△A1m≤10%的患者有1例发生脑梗死,1例复发心绞痛,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5.4%,△A1m>10%的患者未发现缺血事件.结论 ①一部分CS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有助于发现这部分患者;②氯吡格雷抵抗患者CS术后1个月内复发缺血事件增加.  相似文献   
993.
HBx基因下调p21对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转基因细胞模型HepG2/HBx,观察HBx基因对HepG2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P21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和G418筛选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HepG2/HBx,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HBx mRNA与蛋白的表达.分别以四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HBx细胞及对照组HepG2与HepG2/pcDNA3.1细胞(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凋亡.另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P21与抑癌基因p53mRNA的表达.结果:HepG2/HBx细胞中有HBx mRNA和蛋白的表达.HepG2/HBx细胞生长速度加快.HepG2/HBx中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减少(43.34%±3.11%vs57.69±4.28%,P<0.01),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28.69%±1.17%vs22.41%±1.99%,P<0.05),同时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其凋亡率也显著降低(1.19%±0.06%vs 5.43%±0.42%, P<0.001).细胞周期蛋白p21 mRNA在HepG2/HBx细胞中的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显著降低(0.16±0.05vs0.78±0.15,P<0.001),而p53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结论:HBx基因可下调细胞周期蛋白P21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HBx基因加速HepG2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增殖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依那普利及波生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干预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和波生坦对糖尿病肾病 (DN)的治疗作用。 方法 Wistar大鼠摘除右肾后 ,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致成糖尿病模型鼠 ,分为 4组 :糖尿病模型 (Veh)组 (给缓冲液 ) ;波生坦干预 (Bos)组 (10 0mg·kg-1·d-1) ;依那普利干预 (Ena)组 (10mg·kg-1·d-1) ;波生坦及依那普利联合干预 (Bos Ena)组 (两药剂量同上 )。尚设单肾对照组 (静脉注射缓冲液 )。每组大鼠 6只。 2 0周时测量体重、血压、血糖及 2 4h尿蛋白定量 ,处死大鼠 ,取左肾称重 ,用RT 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Ⅰ型胶原 (CⅠ)、Ⅳ型胶原 (CⅣ)、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1(TIMP 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Veh组大鼠平均动脉压、血糖、尿蛋白定量及肾重 /体重比值均显著上升 (P <0 0 5 ) ,肾组织的CⅠ 、CⅣ 、TGF β1、PAI 1及TIMP 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 (P <0 0 5 )。Bos、Ena及两药联合治疗后 ,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外均显著抑制 (P <0 0 5 ) ,而 3组间抑制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 无论非选择性内皮素 1受体拮抗剂Bos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Ena,对DN均具有肯定疗效 ;两药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中TGF β1、PAI 1及TIMP 1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对 4 9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进行了研究 ,其中治疗组 31例为经过不同时间阿苯达唑乳剂治疗的病人。对照组 18例为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以外科手术、粗针穿刺抽吸和常规细针穿刺的方法采集包虫囊内容物观察其性状。囊壁组织石腊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收集原头节通过镜下形态及活动的观察、染料排斥试验、犬胆汁激活试验及接种小鼠腹腔 6个月后剖检观察有无包虫囊生长的方法判定囊内原头节的死活。结合 CT及 B超影像特征进行比较评价。 结果 治疗组病人中87.1% (2 1/ 31)的包虫囊 B超影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退行变性 ,育囊率为 2 2 .6 %。对照组病人包虫囊的 B超影像显示退行变性的占 11.1% (2 / 18) ,育囊率为 6 1.1%。治疗组判定为痊愈的 15例病人的育囊率为 13.3% (2 / 15 )。疗效标准与 B超影像反映的包虫囊变性死亡的过程一致 ,与寄生虫学和囊壁组织学变化趋势相符。177例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肝囊型包虫病病人的转归证明了这一标准的可靠性。 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以 B超影像为基础的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指标反映了包虫囊在药物作用下从正常生长到变性死亡的过程 ,是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疗效标  相似文献   
996.
AIM: To assess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famotidine (FMD) and chlorpheniramine (CPA) on acetic acid-induced chronic gastric ulcer in rats. METHODS: Chronic gastric lesions were induced in male Sprague-Dawley (SD) rats by serosal application of the acetic acid. For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lank group (n=8), control group (n=8), FMD group (n = 8), CPA group (n=8), and FMD+CPA group (n=8). Each group was given intraperitoneally (i.p.) 0.5 mL/100 g distilled water, 9 g/L NaCl saline, 4 mg/kg FMD, 10 mg/kg CPA, 4 mg/kg FMD+10 mg/kg CPA, respectively, daily for 10 d. On d 10, ulcer area was determined by planimetry. The level of myeloperoxidase (MPO) in the liver homogenation was determined by biochemical methods and the plasma levels of 6-ketoprostaglandin F1 alpha (6-keto-PGFia) and IL-8 were determined by radioimmunoassay. RESULTS: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FMD+CPA group on the lesion, IL-8, 6-keto-PGFia and MPO were confirmed. The effect of FMD+CP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nd FMD groups. The lesion (mm2) was reduced from 40.18±2.6 in control group to 6.83±2.97 in PMD+CPA group, P<0.01, and from 32.9±3.27 in FMD group to 6.83±2.97 in PMD+CPA group, P<0.01. The plasma levels of IL-8 decreased from 0.69±0.11 ng/L in control group to 0.4±0.04 ng/L in PMD+CPA group, P<0.01, and from 0.51±0.08 ng/L in FMD group to 0.4±0.04 ng/L in PMD+CPA group, P<0.05. The level of 6-keto-PGFia increased from 7.55±1.65 ng/L in control group to 16.62±0.97 ng/L in PMD+CPA group, P<0.01, and from 13.15±1.48 ng/L in FMD group to 16.62±0.97 ng/L in PMD+CPA group, P<0.05. The levels of MPO in the liver homogenate decreased from 9.12±2.05 u/L in control group to 4.33±0.95 u/L in PMD+CPA group, P<0.01, and from 8.3±1.29 u/L in FMD group to 4.33±0.95 u/L, P<0.01. CONCLUSION: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FMD and CPA on acetic acid-induced chronic gastric ulcer in rats de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ulcer and also enhances the healing of ulcer.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为心肌梗死的急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A组)与替格瑞洛组(B组)。A组术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治疗,B组在术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术后常规剂量。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梗死相关动脉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术后1.5 h ST段回落、术后1个月心脏B超结果、出血事件、不良心脏事件、呼吸困难发生率。结果 B组术中即刻TIMI3级血流发生率为89.66%,ST段回落率为70.69%,左心室射血分数[(54.86±2.10)%]显著升高,30 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17%,呼吸困难发生率为24.14%,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STEMI直接PCI患者,可以提高PCI术中即刻TIMI 3级血流发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和预后,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洛沙平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对比2组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洛沙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精神病性症状,以治疗后减分率评价2组的临床效果,以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洛沙平组、阿立哌唑组有效率分别为89.80%和85.7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沙平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7%,阿立哌唑组为40.3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事件、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评价2组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洛沙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6位患有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分别有60位患者与66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2组患者都持续3天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止血平均时间为16±4小时,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为20±5小时,治疗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2.42%与86.6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缩短止血时间,临床疗效比较理想,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李忠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40-42,45
目的了解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EGVB的临床疗效,为EGVB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72例EGVB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冲击治疗。观察两组的输血量、止血时间、止血率、再出血率、疗效评价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输血量(344.7±76.9)m L,止血时间(7.3±2.3)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6 h、12 h、24 h的止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59.5%,总有效率97.3%;对照组的显效率42.9%,总有效率74.3%。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2/3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1%(6/35)。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埃索美拉唑冲击疗法可有效治疗EGVB,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