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02篇
中国医学   40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建立香薷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咖啡酸、迷迭香酸、木犀草素、芹菜素、黄芩素-7-甲醚、香荆芥酚、麝香草酚7个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7 min, 12%B→20%B;17~30 min, 20%B→30%B;30~40 min, 30%B→45%B;40~55 min, 45%B→54%B),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3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建立了香薷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5个共有峰,分别为咖啡酸(5号峰)、迷迭香酸(10号峰)、黄芩素-7-甲醚(12号峰)、香荆芥酚(13号峰)、麝香草酚(14号峰),17批香薷样品的相似度均>0.910;对17批药材中指认的7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其质量浓度分别在1.04~52.0μg·mL-1(r=0.999 3,n=5)、6.0~300.0μg·...  相似文献   
952.
王建强  姜爽  唐姗  李伟 《中草药》2023,54(19):6295-6304
目的 通过多种评价指标,利用综合加权评分法以及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BBD-RSM)全面优化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产地加工关键技术。方法 蒲公英根的产地加工主要与切制前不同含水量、不同干燥方式及烘干温度、不同切制厚度3个因素密切相关。比较了蒲公英根在10种不同干燥方法、5种不同切制厚度下各类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 优选了蒲公英根产地初加工工艺最优参数为含水量70%,烘干温度50℃,切制厚度(13±2)mm。结论 优化出的蒲公英根产地最佳工艺切实可行,工艺简便,可操作性强,进一步丰富蒲公英根质量评价标准,为蒲公英根产地初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对中药配方颗粒施行国家标准前后多厂家、多批次丹参配方颗粒(Danshen Formula Granules,DFG)进行多成分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 收集DFG实行国家标准前4个厂家31批样品和实行国家标准后3个厂家19批样品,采用UPLC法对DFG实行国家标准前、后不同厂家、不同批次样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D、丹酚酸E、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和丹参酮IIA共10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 DFG中10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64%~103.28%,RSD为0.66%~2.60%。DFG施行国家标准前4个厂家样品中10种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实行国家标准后样品中仅丹参素、丹酚酸A和丹参酮IIA在个别厂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厂家DFG中10种成分在实行国家标准后样品中含量普遍高于实行国家标准前样品中成分含量,且有的厂家中成分含量差异倍数在2倍甚至3倍及以上。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DFG的质量控制;实行国标后的DFG质量优于实行国标前样品;且不同厂家DFG中丹酚酸B的含量均符合最新国家药品标准...  相似文献   
954.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快速分析续断DipsaciRadix"发汗"前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柱温为25℃;质谱采用UPLC-Triple-TOF 5600+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负离子模式下扫描检测,扫描范围m/z 100~1 500。根据高分辨质谱结合二级质谱所得的信息对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鉴定。结果根据化合物保留时间、质谱信息,推测了续断"发汗"前后52个共有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皂苷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等,同时分析了主要成分的裂解规律。并比较了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发现发汗后马钱苷酸、绿原酸、马钱苷、异绿原酸A、川续断皂苷VI等20种成分含量降低,咖啡酸、异绿原酸、异绿原酸C、大花双参苷A等成分含量在发汗后升高。结论研究发现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种类上无明显差异,而在成分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未"发汗"续断化学成分含量普遍高于"发汗"续断。本实验采用UPLC-Triple-TOF-MS技术分析"发汗"对续断的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探究续断"发汗"前后化学成分物质基础和进一步为续断产地加工方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5.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口腔疾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口腔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寻找更加安全且行之有效的龋病防治手段成为当前口腔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蜂胶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等多方面作用。该文就蜂胶的生物学活性、生物安全性及其在龋病防治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6.
目的 采用正交法优选蒲公英的最佳提取工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测定蒲公英中原儿茶酸、咖啡酸、芦丁、东莨菪内酯含量。方法 以原儿茶酸、咖啡酸、芦丁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安捷伦(Agilent)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20%乙腈-0.1%的甲酸水、检测波长设定为260 nm。结果 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3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提取液为药物重量的12倍,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 h。原儿茶酸、咖啡酸、芦丁三个成分在0.025~1 mg/mL,东莨菪内酯在0.05~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标回收率≥95.09%,RSD≤1.90%。结论 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蒲公英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HPLC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适用性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