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39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鞠通在方剂治法上对叶天士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晓华 《江苏中医》1989,10(5):28-30
  相似文献   
12.
13.
五、论治疗强调以通行为主注重逐邪治本主张专病专药吴氏的治疗思想,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尤有独创发挥,给后世以很大启发。兹归纳为六个方面:1.宣通导引,为治温疫大纲。吴氏指岀:“大凡客邪,贵乎早逐”,强调“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即以疏利透达,宣通导引,逐邪外出为治疗大法。他说:“诸窍乃人身之户牖也。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汗、吐、下三法,总是导引其邪从门户而出,可为治之大纲。”这种因势利导,给邪出路的治疗大法,确具临床指导意义。虽然汗、吐、下都是宣通导引,逐邪外出之法,但吴氏在具体运用时,惟下法使用较多,吐法次之,汗法则不用。因温疫初起,病不在表,故  相似文献   
14.
汪蕾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96-1896
“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一种方式.是有性繁殖的生物生殖细胞在成熟期所经历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其过程复杂,意义重大。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种分裂方式.通过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刘庆宪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97-1697
吴瑭认为小儿纯阳非盛阳忌苦寒,难治也宜治,存阴退热为妙法,酸甘化阴合辛淡;观世医谬误痉、瘛、痈、厥四症,以寒热虚实辨之透彻,又强调小儿禁法四条,恐伤阴血虚致痉;泻白散与大黄。善用救人误使杀人;提倡治病求本,透过现象看本质,医者善变通以济世。  相似文献   
16.
17.
考试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考试则是这个系统的反馈机制。只有很好地把握了考试的信息反馈机制,才能正确地了解教学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在我们对学生进行测量时,也要对考试本身提出质量要求。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考试才能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正确的调控。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有关考试的评价问题。 1 考试方法的质量标准 考试方法的质量标准很多,但主要是考试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及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1 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病情笃重复杂多变,临床预后欠佳。吴老治疗肝硬化腹水屡有卓效。他认为:肝硬化腹水应分为湿热型、脾虚型、肝郁型、阴虚型、血瘀型,临床上多型并见,整个疾病过程中都存在着血瘀的标实本虚表现,涉及的脏有肝脾肾三脏。治疗上要注意病人的体质情况,做到标本同治。现整理吴老治疗该病的经验如下:1疏肝理气健脾除湿化瘀利水鞠某:男性,54岁,已婚,住毕节市桂花路36号附6号。1997年12月6日初诊。症见:腹胀大如臌、头晕、食欲不振,小便少黄,两肋胀痛,心烦易怒,查:面色晦暗、肝掌、蜘蛛…  相似文献   
19.
花椒为一妇科外用良药,应用单方或与其它中药配伍,用以治疗单纯或由霉菌、滴虫引起的明都湿痒、阴道炎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医级)中记载:花椒、吴交、蛇床、泰芦、陈条、烧盐水前为“椒茱西”,“风洗治妇人明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泪洗不能已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花椒能止痒[1],吴萸、蛇床、手芦具有抗菌、杀虫作用。[2]应用相同的制备工艺,制取“椒茉汤”原液,吴英、蛇床的单方提取液作对照品,和以上两种成份的阴性对照品液,一起点样于薄尾板上,平行展开显色,由对应的斑点判别,作定性鉴定。“椒菜汤”原汤及不同浓度的稀释…  相似文献   
20.
博士生导师吴梧桐教授 1959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 (现中国药科大学 )后留校任教 ,曾任该校生化教研室主任、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海洋药物研究中心主任和生物制药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生化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专家、《药物生物技术》主编及《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现代应用药学》、《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天然药物》等刊物编委。先后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