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2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85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594篇
内科学   269篇
皮肤病学   301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科学   317篇
综合类   1560篇
预防医学   557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867篇
  3篇
中国医学   1388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慢性增强型体外反博(EECP)能否在体修复高胆同醇血症引起的猪动脉内皮细胞(ECs)损伤。方法 高胆固醇血症猪反搏36h后,取前降支进行扫捕电镜检查,收集胸主动脉ECs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查。结果 高脂组冠脉ECs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反搏组ECs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与高脂组相比,在反搏组的ECs检测到6种高表达的蛋白。结论 慢性EECP可能通过调节ECs蛋白表达,改善ECs粘附性和代谢及减轻ECs内皮凋亡,从而修复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内皮形态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7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Malassezia furfur with chronic urticaria in the crew members of ships. METHODS: A comparative mycological study of 126 crew members of ship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and 45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was carried out. The 82 urticaria patients identified as positive for Malassezia furfur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 and B to receive treatment with antihistaminics (group A) and antihistaminics combined with 2% ketoconazole shampoo(group A). RESULTS: The carrier rates of Malassezia furfu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urticaria patients than in the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P<0.01), but in view of the case ratios of the final cure or improvem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courses (P>0.05). But 6 to 8 weeks from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course,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was noted in group B (P<0.01), with higher rate of negative Malassezia furfur findings (P<0.01). CONCLUSION: Malassezia furfur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urticaria among the crew members, and anti-fungal treatment may produce better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  相似文献   
73.
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两大药物干预策略,其中广义的神经保护治疗包括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两种方法,而目前存在的中西医结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干预策略可能也存在多层次、分阶段干预的特点,体现了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原则,我们认为现有的缺血脑保护方法主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神经修复的研究,尤其是中医药促进神经干细胞再生的研究,可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74.
芦荟色酮是芦荟中重要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由于其抗炎、抗氧化及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芦荟中的其他成分而言,关于芦荟色酮的研究,国内外开展还较少。现对芦荟色酮成分、药用价值、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5.
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方法 :采用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 (random dotstereogramssynoptophone,RDSS)检测 6 2例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范围和旋转融合恢复力。结果 :①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是 (11.79± 3.4 0 )°~ (8.2 3± 1.91)°,内旋融合力是 (9.38± 3.4 0 )°~ (6 .4 8± 2 .72 )°。②RDSS不同视锐度的各组间比较 ,仅 2 0 0″和 6 0″内旋融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14 1) ,其余内旋、外旋融合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③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恢复点为 (5 .77± 1.89)°~ (3.6 7± 1.17)°,内旋融合力恢复点 (3.6 9± 1.2 1)°~ (2 .35± 1.4 0 )°。结论 :①双眼外旋、内旋融合力范围随立体视锐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即视差越大 ,旋转融合力越大。②不同立体视锐度 ,其外旋、内旋融合力表现不同 ,能反映出与旋转融合功能的关系。临床可采用RDSS对双眼旋转融合力及范围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6.
1954年,Murray等^[1]在一对同卵双胞胎之间完成了人类第1例真正成功的肾移植,这次成功确证了免疫障碍在移植排斥中的决定作用。2004年3月,我院也施行了1例同卵双生姐妹间肾移植,术后受者仅短期使用皮质激素,现将该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从云南省大理县分得的一株褐产色小单孢菌,孢子层呈橄榄绿色,在酪氨酸琼脂上能产生褐色素,孢子表面有棘刺状突起,分类学鉴别它为小单孢菌属的一株新种。其主要发酵产物经提取、精制和微生物、理化特性、耐药谱及波谱学研究证明为西索米星。  相似文献   
78.
本文应用国产发色底物S-2238建立了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 Ⅱ,HC-Ⅱ)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了正常人及肝硬化、肝癌、慢活肝、急黄肝、尿毒症、DVT、AMI患者的HC-Ⅱ活性,结果除DVT外,其余各组HC-Ⅱ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01)。本文尚对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9.
例1:男性,9岁。7岁时开始出现发作性跌倒伴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青紫。随在当地做人工呼吸,约1~2min呼吸、意识恢复,而四肢松弛无力。无肢体抽动。每年发作4~5次,一直口服卡马西平,效果不佳。2年来发现病儿智力倒退。查体:神志恍惚。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病理反射无异常;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心电图、胸片、颅脑CT、脑脊液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80.
重复癌是指每一个肿瘤组织上必须均为恶性并有各自独特的病理形态,发生在不同部位两者不相连续,并排其为转移的可能的肿瘤。根据间隔实践:6个月内叫同时性重复癌;6个月以上为异时性重复癌。全国发生在上消化道的异时性肿瘤,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治疗的1例异时性上消化道重复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