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平教授认为改善口苦症状需要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既要了解导致口苦的病理生理变化,又要从脏腑盛衰和气血阴阳失调论治。王平教授认为口苦之症虽表现于口而联系脏腑,临床证见有实有虚,诊治的关键在于抓住病机,实责之火热炽盛、痰阻气滞,虚责之元虚本衰,少阴水亏。临证在中医辨证论治及治疗西医原发病的基础上,常配合使用序贯疗法,始以清心宁神、收敛神气,继之清泻阳明、散其炎烈,续以疏肝利胆、调畅气机,终以培元固本、健脾益肾。  相似文献   
42.
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日照时间减少。由于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会出现毛发脱落增多、汗水分泌减少、口苦咽干、便秘、皮肤干燥和皱纹增多等现象,也会出现脉搏变沉细,易于疲倦等症状。为了改善以上秋季出现的不良现象,首先应该从饮食调理入手。  相似文献   
43.
清代医家王清任创补阳还五汤,主治以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不遂的中风病。笔者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病,抓住疑难杂病的共同病机为气血瘀虚,以异病同治而获良效。  相似文献   
44.
我是一位来自河北的患者,最近因为工作压力较大,口苦很厉害,总是爱发脾气、心烦失眠,请相关专家诊治!谢谢!  相似文献   
45.
夏季,如果不注意养生,人体就会出现口苦、目赤、头眩等“上火”症状,这是由于夏季“两把火”造成的。因此在夏季要特别注意预防这“两把火”。  相似文献   
46.
该文通过对临床运用医案的分析,提出姜桂附等温热药可以治疗口苦的症状,不仅证明口苦不尽属热的观点,而且提出其病机是脾肾虚寒,升降失司,胆气上逆.强调临床上温热药物的运用,不能简单的针对某一症状体征,应当充分重视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47.
春季是一个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有些人冬季保健不当,过食辛热,真阴内耗,阴虚火旺;或恣食肥甘油腻,痰热内蕴,至春被时令之邪所引,向外发散,即冬郁而春发。春季应于肝,肝之特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肝又主疏泄。若疏泄失常,可使肝气郁结,胁  相似文献   
48.
刘齐 《大家健康》2010,(1):24-24
口苦多由于胆囊功能差,特别是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的一种反应。还有一些胃动力差、食道存在炎症的人也会因为胆汁反流至胃,引起口苦。另一方面,有的人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以及打呼噜、张口睡觉、口腔发炎等,也会出现口苦的情况。  相似文献   
49.
笔者从肝论治顽固性失眠疗效较好。介绍如下。例1:王某,女,42岁,2002年10月就诊。3年前因情志刺激后出现失眠、心烦易怒、胁痛口苦、纳差,后经中西医多方治疗,食欲有所改善,唯失眠难以缓解,每日须服安定7.5~10mg,方能睡眠3~5小时。近2个月来因情志过激,失眠加重,彻夜难眠,伴头胀痛,口苦心烦,纳食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相似文献   
50.
王国三教授系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原院长,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从医50余载,对内科杂病治疗经验颇丰。笔者有幸侍诊,兹将王老杂病验案简介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