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59篇
  免费   4924篇
  国内免费   5156篇
耳鼻咽喉   857篇
儿科学   1141篇
妇产科学   1048篇
基础医学   4007篇
口腔科学   2447篇
临床医学   15412篇
内科学   7788篇
皮肤病学   1697篇
神经病学   1283篇
特种医学   25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6754篇
综合类   26542篇
预防医学   8824篇
眼科学   800篇
药学   16925篇
  145篇
中国医学   7670篇
肿瘤学   3482篇
  2024年   522篇
  2023年   1861篇
  2022年   1720篇
  2021年   2209篇
  2020年   2152篇
  2019年   2274篇
  2018年   1215篇
  2017年   1852篇
  2016年   2386篇
  2015年   2818篇
  2014年   4579篇
  2013年   4465篇
  2012年   6175篇
  2011年   6797篇
  2010年   6437篇
  2009年   6333篇
  2008年   7159篇
  2007年   6370篇
  2006年   6381篇
  2005年   6083篇
  2004年   4677篇
  2003年   3895篇
  2002年   3095篇
  2001年   3043篇
  2000年   2228篇
  1999年   1879篇
  1998年   1545篇
  1997年   1500篇
  1996年   1331篇
  1995年   1319篇
  1994年   1233篇
  1993年   636篇
  1992年   795篇
  1991年   709篇
  1990年   617篇
  1989年   495篇
  1988年   246篇
  1987年   179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SWIM技术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1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采用SWIM技术治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 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观察指标为术后即刻成功再通(mTICI≥2b)、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以及术后24 h任何颅内 出血、90 d全因死亡。 结果 共纳入35例患者,平均年龄66.1±12.1岁,男性26例(74.3%),基线NIHSS评分22(15~34)分。 术后即刻成功再通率为94.3%(33/35),90 d良好预后率为45.7%(16/35),24 h颅内出血率为17.1% (6/35),90 d全因死亡率为37.1%(13/35)。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低(P =0.001)、基 线后循环ASPECTS评分较高(P =0.016)、发病至到院时间较短(P =0.039)、发病至再通时间较短 (P =0.047)、血管成功再通率较高(P =0.036)以及饮酒比例较低(P =0.042)与良好预后相关。 结论 使用SWIM技术治疗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测定南方红豆杉不同组织器官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优选出最佳采收部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南方红豆杉植株主干树皮、侧皮、根皮、须根、茎、叶六个组织器官材料,运用HPLC法检测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确定其最佳利用组织器官。结果:南方红豆杉四种紫杉烷类在组织中的分布明显地受组织分化的影响,其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在叶中最多,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在侧皮中最多,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则在根中最多。结论:叶是合成紫杉醇前体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皮与根则是合成及积累紫杉醇的主要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73.
74.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Interventional Neurology》杂志社、世界卒中组织(WSO)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定于2015年6月12-14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脑血管病及神经血管介入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注册代表将获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8分。1.会议内容及指导思想瞄准国际脑血管病研究的最前沿,把握神经血管介入技术的新动向,突出创新,倡导百家争鸣,搭建展示我国脑血管病研究进展的国际舞台。会议议题包括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管  相似文献   
75.
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病”。关于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传统中医历来重视阴虚燥热,认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从当今临床实际来看,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典型阴虚燥热而症见烦热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善饥、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者并不多见。提示我们必须对糖尿病的病机进行重新思考。实际上,中医学所谓病机是需要通过证候及其相关的症状、舌苔、脉象来体现的,但病机与证候及其相关的症状、舌苔、脉象,又不完全是一回事。《黄帝内经》论病机有“壮火食气”、“二阳(胃肠)结谓之消”、“胃热则消谷”、“甘者令人中满,肥者令人内热”等等,  相似文献   
76.
2004年8月-2005年2月,松原市中心医院应用利巴韦林与京万红软膏联合应用治疗了48例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7.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非常普遍。过去我们多采用洗胃、阿托品、肟类复能剂对症处理,对轻度中毒者可治愈,但重度中毒者,特别是合并有昏迷、休克、呼吸功能障碍等患者疗效欠佳。我院自2002年来开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以来,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配合血液灌流治疗,治愈率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MR评价垂体腺瘤质地及与其胶原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MR测量垂体腺瘤不同质地的信号强度,并分析其与肿瘤胶原含量间的关系。方法57例经手术证实的垂体腺瘤标本,术前均行MR检查,根据术中肿瘤硬度分为质地韧组(8例)与质地软组(49例),标本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其胶原含量。结果纤维化与非纤维化组T1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31±0.31、1.16±0.26;T1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01±0.25、0.91±0.1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83±0.28、1.84±0.51;T1+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56±0.24、1.46±0.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WI瘤体/灰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15±0.26、1.57±0.46(P(0.05);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分别为1.48±0.39、2.10±0.61,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原含量分别为20.03%±7.99%、7.87%±4.82%,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2WI瘤体/灰质、T2WI瘤体/白质与胶原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31、r=-0.726,P均(0.01)。结论术前MR可以预测垂体腺瘤的质地;其中以T2WI瘤体/白质为预测指标为最佳。胶原含量影响垂体腺瘤质地,MRI上T2WI可以反映其胶原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雄性C57BL/6小鼠空腹血糖和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3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1只,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氯氮平4mg/kg及氯氮平20mg/kg,于给药后3h、1周、4周以试纸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GLUT4mRNA表达。结果(1)灌药后3h、1周氯氮平4mg/kg组和氯氮平20mg/kg组空腹血糖和GLUT4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灌药后4周氯氮平4mg/kg组和20mg/kg组的空腹血糖值[(5.6±0.5)mmol/L和(5.8±0.5)mmol/L]高于空白对照组[(4.6±0.6)mmol/L],而GLUT4mRNA的表达(0.50±0.14和0.48±0.12)却低于空白对照组(0.85±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氮平可以慢性升高空腹血糖,降低GLUT4mRNA的表达,可能是抗精神病药长期应用后血糖升高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自2004年以来与泌尿外科合作对39例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经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均取净结石,达到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9例患者中肾结石患者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1例(距肾门小于3cm)这21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39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结石最大的直径2-3cm,最小的结石直径0.8cm。1.2仪器与方法采用美国PHYLIPS 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C5-2宽频带探头及与之相匹配的穿刺架。患者取仰卧位,肾区腹部下垫高使腰背部拱起,用彩色多普勒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