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7篇
  免费   1395篇
  国内免费   846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261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985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4328篇
内科学   2338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418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688篇
综合类   7249篇
预防医学   1955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4228篇
  64篇
中国医学   2756篇
肿瘤学   299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28篇
  2022年   783篇
  2021年   1024篇
  2020年   1048篇
  2019年   1085篇
  2018年   491篇
  2017年   955篇
  2016年   1052篇
  2015年   1125篇
  2014年   1564篇
  2013年   1283篇
  2012年   1437篇
  2011年   1335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1083篇
  2008年   1209篇
  2007年   1048篇
  2006年   977篇
  2005年   1185篇
  2004年   921篇
  2003年   805篇
  2002年   671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血竭原植物与正品血竭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历代本草记载至近代研究资料对血竭的原植物与正品血竭进行了考证,认为正品血竭的原植物应是百合科龙血树属(Dracaena)茎干木质中含血竭的多种植物。棕榈科黄藤属(Draemonorops)植物果实与树干中产的“血竭”等,均是血竭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特发性膜性肾炎(MGN)肾病综合征(NS)Ⅷ因子抗原(ⅧR:Ag)、纤维蛋白原(Fbg)的作用.方法:选择MGN-NS患者60例,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T-200自动凝血机检测ⅧR: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庶/虫)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MGN-NS患者血ⅧR:Ag、Fbg的影响.结果:实验组ⅧR:Ag、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ⅧR:Ag、Fbg与BUN呈显著正相关(P<0.001),Fbg与白蛋白(ALB)呈显著负相关(P<0.01).经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后,MGN-NS患者血ⅧR:Ag、Fbg显著降低(P<0.01,P<0.05),明显优于潘生丁(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显著降低MGN-NS患者ⅧR: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3.
成渝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铅中毒诊断指标的研究结果认为,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缩写ZPP)是一个反应体内铅增高或慢性铅中毒的早期敏感性生物学指标。由于ZPP的测定具有实用、经济、方便、快速等优点,我们用国产XY-ZPP荧  相似文献   
44.
脐动脉血PCT、CRP检测在早产儿早期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早产儿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率探讨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用LUMITestPCT方法检测我院出生的有感染可能的早产儿的脐动脉血清降钙素原(PCT)。同时检测脐动脉血C反应蛋白(CRP);由新生儿专业的医师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在不知道PCT值时做出病情的临床诊断,52例病例分为:重症感染组(n=28)和对照组(n=24)。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早期开始的早产儿感染与CRP、PCT浓度在出生时的增加相关,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脐动脉血中,PCT浓度的增加与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88)。PCT的敏感性(96.4%)和特异性(95.8%)均高于CRP(敏感性75%,特异性91.6%)。结论:PCT可作为早产儿早期感染的早期、快速检测指标,与CRP相比,PCT敏感性、特异性均高。本研究方法对早产儿无创伤。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201例血清总T_4、T_3及γT_3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_3是诊断甲亢较敏感的指标.T_4是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用的指标.多项指标同时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率和可靠性.治疗甲亢后的病人血清T_4、T_3及γT_3水平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下降,趋于正常.但各项指标恢复的快慢和程度不尽相同.血清T_4水平与病情恢复程度密切相关,基本一致.T_4对观察病情、指导用药优于T_3和γT_3.  相似文献   
46.
洁清精是含二氯异氰尿酸钠、去污剂等成分的高效清洗消毒剂。我们对洁清精溶液中有效氯浓度与除热原效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洁消精 :塑料袋包装 ,每包 5 0 0g ;鲎试剂 :规格 0 .5ml 支 (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 ) ;内毒素标准品 :1支 (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厂 ) ;碘化钾、淀粉、硫代硫酸钠等化学试剂均在分析纯以上 ,电子天平及滴定分析用玻璃器皿若干。1.2 实验方法 取洁消精干粉剂 30 0 0g(6包 ) ,均匀混合于 6 0L蒸馏水中 ,配制成 0 .5 %的浸泡液。测定其中有效氯初始浓度。步骤 :准确移取浸泡…  相似文献   
47.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T3、T4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T3、T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T3水平显降低,并与患的心脏功能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T3水平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T4向T3转化速度减慢所致。较低的血清T3水平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8.
口腔中味觉异常是一种主观感觉,如口淡、口甜、口酸、口苦、口辣、口咸、舌麻等。《素问玄机原病式》谓:“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或口淡者,胃热也。”《素问·奇病论》谓:“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有病口苦……病名为可?何以得之?……病名为胆瘅。  相似文献   
49.
兔精原干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精原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用饲养层和无饲养层两种方法培养幼家兔精原干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并对细胞的糖原、脂质及c-kit受体的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成功的分离并培养幼家兔精原干细胞.在培养细胞中精原干细胞为主体细胞,并可见少量间质细胞.根据精原干细胞体积大小和形态特点,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PAS染色,精原干细胞胞质呈阳性反应;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体积较小的精原干细胞c-kit受体呈强阳性反应,体积较大的大精原干细胞呈弱阳性反应;间质细胞PAS染色和c-kit受体染色呈阴性反应,而脂质染色呈强阳性反应.精原干细胞培养无论有无饲养层,均能呈集落状生长,但有饲养层的培养,细胞的生长明显优于无饲养层培养.结论:青春期前的睾丸生精小管是精原干细胞最集中、数量最多,且容易获取分离的部位;精原干细胞的成功培养为今后重建完整的生精细胞系的治疗性移植和对这类定向干细胞的发育及分化潜能的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 4 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及 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 (NC)的HSV - 1特异性抗体 (HSV - 1IgG、HSV - 1IgM)浓度 ,并同步观察纤维蛋白原 (Fg)、血液流变特性指标变化及其与HSV - 1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HSV - 1IgG阳性率及平均浓度明显高于NC组 (P <0 0 5 ) ,HSV - 1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HSV - 1IgG阳性与AMI均有相关关系 (OR4 2 6 6 ,P =0 0 19;OR 3 82 1,P =0 0 32 )。AMI组IgG、Fg、血浆黏度、低 /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 ,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NC组及OMI组 (P均 <0 0 5 )。AMI组中HSV - 1( )组上述指标 (除HCT外 )的改变与同组中HSV - 1( - )组及与NC、OMI组中HSV - 1(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AMI组中HSV - 1( )组IgG与Fg、血浆黏度、低 /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 ,而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 ,调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前后IgG与Fg均呈正相关。结论 HSV - 1感染与CHD(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与Fg、血液流变特性指标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