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07篇
  免费   1554篇
  国内免费   967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598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3397篇
内科学   2431篇
皮肤病学   304篇
神经病学   836篇
特种医学   5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39篇
综合类   8900篇
预防医学   2372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0712篇
  64篇
中国医学   2813篇
肿瘤学   696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843篇
  2020年   905篇
  2019年   1122篇
  2018年   573篇
  2017年   1139篇
  2016年   1085篇
  2015年   1299篇
  2014年   1920篇
  2013年   1878篇
  2012年   2217篇
  2011年   2121篇
  2010年   1974篇
  2009年   1740篇
  2008年   1873篇
  2007年   1642篇
  2006年   1590篇
  2005年   1514篇
  2004年   1278篇
  2003年   1164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778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498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423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伴IR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和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均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服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但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厄贝沙坦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高血压伴IR病人,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脑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LGG)组(Ⅰ、Ⅱ级)22例,高级别胶质瘤(HGG)组(Ⅲ、Ⅳ级)38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多体素1H-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析瘤体区胆碱(Cho)/肌酸(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Cr、瘤体区表观扩散系数(ADCT)、对侧正常脑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DCH)、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rADC=ADCT/ADCH)、Ki-67指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LGG、HGG瘤体区Cho/Cr、Cho/NAA及ADCT、r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Cr联合rADC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2),脑胶质瘤分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2.1%、80.3%。瘤体区...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探索3.0 T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脑胶质瘤、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脑胶质瘤20例、单发脑转移瘤11例纳入研究,均术前行1H-MRS检查。分析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瘤体区、瘤周水肿区的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肌酸(Cr)、NAA/Cr值的统计学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效能。结果 脑胶质瘤组与单发脑转移瘤组间瘤体区Cho/Cr、NAA/Cr及瘤周水肿区Cho/NAA、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区NAA/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74),当瘤体区NAA/Cr为1.17时,鉴别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敏感度为55.30%,特异度为82.40%。结论 常规MRI结合1H-MRS能提高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且瘤体区NAA/Cr值鉴别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氯屈膦酸二钠(clodronate disodium,商品名固令)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veloma,MM)的溶骨性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予氯屈膦酸二钠2400mg/日口服,同时予MP或M2方案化疗;对照组予MP或M2方案化疗。骨痛的缓解和血钙的下降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均有骨痛,治疗后,治疗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80%;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44.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组血钙升高7例,治疗后均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100%;对照组血钙升高5例,治疗后仅2例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40%。毒副作用方面,两组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病人耐受性良好。结论氯屈膦酸二钠是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和高钙血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75.
长效托宁和氯磷定伍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 AOPP)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我们选用长效托宁与氯磷定伍用治疗 AOPP,并与阿托品和氯磷定伍用者进行对照。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66例 ,男 5 8例 ,女 1 0 8例 ;平均年龄 39.2岁。中毒药物为 1 60 5 4 3例 ,辛硫磷 2 0例 ,乐果 64例 ,氧化乐果 39例。参照《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原则》病情分级[1] ,中毒轻度45例 ,中度 5 7例 ,重度 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85例及对照组 81例 ,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1 .2 治…  相似文献   
976.
风湿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基因组学 (parmarcogenomics)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药物疗效 /毒性和用药者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 ,是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大重要研究领域。药物基因组学的多项研究成果目前已可在临床上应用。本文就风湿病治疗中的常用药物甲氨蝶呤 (MTX)、硫唑嘌呤 (AZA)、环磷酰胺 (CTX)和新药Infliximab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作一简要回顾。1 药物基因组学及进展不同个体对同一种药物具有不同的反应 ,这不仅是临床上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而且一直是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 ,个体的性状主要取决于基因 ,而人类基因存…  相似文献   
977.
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C6 77T基因突变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来研究表明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关 ,但是对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978.
伊贝沙坦 (irbesartan)对各级原发性高血压 (EH)的理想疗效已为多项临床试验所证实 ,但有关其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尚少见报道〔1,2〕。本文对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观察 ,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符合WHO/ISH诊断标准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5 2例 ,老年组 2 7例 (男 16,女 11) ,年龄 (69 7± 9 6)岁 ;中青年组 2 8例 (男 17,女 11) ,年龄 (4 8 2± 11 4)岁。二组间基础血压、性别、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严重烟酒嗜…  相似文献   
979.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核因子一加;(NF—κB)是目前发现的与炎症有关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转录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级联放大作用。左旋四氢巴马汀  相似文献   
980.
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厄贝沙坦治疗组各23例,在将血压及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前后对比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治疗12周后,通过观察指标分析厄贝沙坦组的24h尿蛋白排泄率、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确有血压非依赖性降尿蛋白效应,此效应与其阻断AⅡ作用外,还与其具有阻止血管重塑和血管内皮炎症细胞的粘附作用有关.提示厄贝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可延缓患者病情及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