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7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498篇
耳鼻咽喉   265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522篇
口腔科学   155篇
临床医学   1813篇
内科学   729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365篇
特种医学   4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343篇
综合类   3685篇
预防医学   887篇
眼科学   225篇
药学   1849篇
  18篇
中国医学   1544篇
肿瘤学   25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904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914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总结其主要优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16例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其中5例肿瘤最大径超过5cm。5例巨大肿瘤中4例位于上颈段,采用侧方改良的极外侧入路(后外侧肌间入路), 1例外院手术复发的巨大肿瘤位于中颈段,采用分次后正中和前路联合切除并行后方和前方内固定加前方植骨融合;1例肿瘤椎管外部分向前方生长,采用颈前入路切除后行前方植骨融合加内固定,其余10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其中1例超过中线的肿瘤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管成形,7例半椎板切除, 1例复发肿瘤原路切除,1例未切除椎板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4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后逐渐恢复, 1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经穿刺置管引流数日后恢复正常。其中12例随访9-18个月,无一例复发或出现脊柱不稳定的情况。结论对于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应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棘突、韧带、椎板以及小关节的破坏,减小创伤和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预防脊柱后凸和侧凸畸形的发生。极外侧入路适用于微创切除体积较大的高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较小的肿瘤可以采用后正中入路半椎板开窗手术,对骨质破坏严重者需在切除肿瘤后行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62.
63.
寰枢关节是否存在半脱位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寰枢椎的解剖及功能比较复杂.寰枢关节是否存在半脱位?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学术内涵.长期以来,骨科学者们对于寰枢椎不稳及寰枢关节对位异常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相关文献中对于这一病症诊断、治疗的描述亦欠清晰,这给严谨科学的学术交流以及临床实践带来很大困难和潜在隐患.因此,无论从临床实践还是从学术交流角度来讲,都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一次严谨、深入的学术讨论,以达到澄清有关概念,规范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为此,我们组织国内在该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的部分专家开展了专门学术讨论.这一讨论是建立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的基础上的.我们相信,这一讨论必将对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64.
1 病例资料[例1] 女,58岁。6年来常在增加腹压的情况下右下腹出现一纵行条索状物,压之可还纳,肿物渐增大伴有隐痛,无恶心及呕吐。9天前肿物突出后不能还纳,排气、排便正常。经B超检查提示腹壁有2.5 cm×5.0 cm的囊性暗区,临床诊断为腹壁囊肿。经手术证实为右侧半月线疝,部分肠管及大网膜嵌入,无坏死,还纳后修补。术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5.
父母强迫喂药致幼儿颈椎半脱位 ,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 ,女 ,11月。 1998年 9月 16日父母强迫喂其药后 ,出现颈部活动受限伴哭闹。 3小时后祖父母发现患儿颈僵呈低头状 ,急来诊。检查 :患儿生命体征平稳 ,头部前屈 ,略向左倾。嘱患儿旋转头颈或抬头活动 ,不配合 ,四肢活动无异常。颈椎侧位片示 :颈椎正常生理屈度消失 ,呈反弓状 ,第二颈椎椎体向前滑脱约 0 .3厘米。诊断 :第二颈椎半脱位。经枕颌颈椎牵引治疗后 ,获得复位 ,石膏颈肩固定 8周。定期随访 ,患儿颈部活动良好。分析 :第二颈椎椎体小而棘突大 ,颈椎部关节囊松驰 ,上下关…  相似文献   
66.
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神经鞘瘤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我们从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经一侧半椎板显微切除3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其中肿瘤位于颈段13例,胸段19例,腰段6例。结果所有肿瘤均被全切除,病人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2-48个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经一侧半椎板入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后部的肌肉、韧带和骨结构,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卧床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细胞凋亡存在三条通路:死亡受体通路、线粒体通路和内质网通路,三条通路间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它们和p53,c-myc,Bcl-2家族,smac,凋亡抑制蛋白及胞内信号转导等通路间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对凋亡进行精细的调控.  相似文献   
68.
胡宜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12):575-575
白三烯(1eukotriene,LT)是由花生四烯酸在5-脂肪氧合酶的作用下由生成的LTA。构成的生理活性脂类,可以分为LTB4和半胱氨酰LT(CysLTs:LTC4,LTD4,LTE4)。  相似文献   
69.
半坐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3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年来作者对由于病人或疾病因素不能平卧的30例病人施行了半坐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前赡性双盲法临床研充双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恶性种瘤病人术后的免疫促进作用,可评价病人38例,口服双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0.5g,每日2次,1个月后测定吞噬细胞百分比,由52.20%提高至64.94写,吞噬指数由0.65提高至0.90,而同期服用安慰剂的17例对照病人别无变化。治疗后双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可作为理想的生物反应调节剂给予恶性肿瘤术后病人,以改善病人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