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类型颈椎病中的发病率最高,大约占50~60%,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如头、肩、颈、臂痛及上肢放射痛、烧灼感、麻木等。笔者采用毫针飞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3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0例均按《实用中医外科学》(尚德俊,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16)进行确诊。其中,男198例,女122例;10岁4例,18~40岁185例,41~60岁85例,61~75岁46例;疱疹发生于头颈部27例,胸肋部169例,背部68例,腰腹部34例,上肢12例,下肢10例。分布特点以肋间神经分布区居多,三叉神经分布区次之。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13天。治疗方法一、西医治疗采用2%利多卡因,加维生素B_(12)在皮损处做皮下局部封闭,封闭剂量按皮损面积大小而定,每日1次。目的是减轻疼痛,防止病灶蔓延。二、中医治疗采用自拟青紫方(1)方药组成:青黛10g 紫草10g 炉甘石粉10g 炒王不留行10g 冰片2g 米醋100ml。(2)用法:将紫草、  相似文献   
83.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的疼痛,又称痫性抽搐.我们用止痉散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4.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表现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至一二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面痛"范畴.  相似文献   
85.
目的以往在应用平行腋窝皱襞的小切口入路治疗腋臭时,由于切口两侧皮肤血运均差而常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笔者将切口改进为腋毛分布区边缘切口,希望提高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方法肿胀麻醉下通过两个位于腋毛分布区边缘的均长约2.0cm的小切口,分离全腋区皮下浅层用锐利剪刀紧贴皮肤侧剪除真皮下的脂肪浅层,清除其中的大汗腺及毛囊。结果38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腋区皮肤无坏死、瘢痕不明显,腋臭臭味明显减轻。结论腋毛分布区边缘的切口治疗腋臭是一种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效果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6.
患者男,58岁,因右面部触痛伴右耳听力下降2年入院,以三叉神经第2支分布区域为主伴右枕部不规则钝痛加重。既往无明显头部外伤史;曾有心肌炎病史;  相似文献   
87.
一种新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改进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使其制作简便,提高造模的成功率和可重复性,制成稳定均一的MCAO模型.方法 大鼠麻醉后,分离颈总动脉(CCA)和颈外动脉(ECA),将鼠头沿长轴方向扭转向左侧45 °, 拉直ECA与颈内动脉(ICA)的夹角.使用头端3 mm硅胶包埋制成0.26~0.3 mm膨大的线栓,插入自CCA与ICA分叉点18 mm.术后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20 h行TTC染色.结果 术后2 h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为2分, TTC染色示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皮层分布区产生梗死灶,梗死比为(19.066±1.556)%,水肿比为1.031±0.024.造模成功率为93.75%,死亡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 该模型制作方法 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可成为一种实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8.
将40具清洁标本浸泡,取胃脏,制成透明标本,灌注血管。观察各动脉分布范围。结果表明,胃主要有胃左、右动脉,胃网膜左、右动脉,胃短动脉供血。动脉及分支形成两套动脉弓。胃左动脉起始变异较多。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可吸收眶底板在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眼眶骨折患者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可吸收眶底板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术中充分暴露骨折缺损范围后还纳疝出的眶内组织,根据缺损范围塑形可吸收眶底板,植入眶内并以可吸收螺钉固定。手术前后通过眼部检查和眼眶CT扫描评价可吸收眶底板在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精确性。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CT扫描可见眼眶骨折均得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术后1a复查,术前18眼眼球运动障碍患者中1眼好转(6%),17眼治愈(94%);术前30例复视患者中12例好转(40%),18例治愈(60%);术前32眼眼球凹陷患者中10眼好转(31%),22眼治愈(69%);术前40眼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患者中33眼好转(82%),7眼治愈(18%)。本组患者中1眼术前出现下睑内翻、倒睫,术后得以恢复。结论:可吸收眶底板在眶壁骨折修复术中应用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眼眶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0.
刘刚  王春民  赵卉  王睿  黄飞龙  计福全 《中草药》2009,40(Z1):246-249
目的 探讨西伯利亚杏形态结构数值随不同海拔、不同纬度变化的规律;并对不同产区样本进行分类以研究不同居群间西伯利亚杏形态特征的差异。方法 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纬度、不同海拔,西伯利亚杏形态结构数值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其中13个形态特征指标与纬度显著相关,4个形态特征指标与海拔显著相关。以50个居群样本的24个形态特征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获得了不同的聚类群,其形态特征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海拔及纬度对西伯利亚杏形态特征分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产区的西伯利亚杏根据形态特征差异可分出不同的聚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