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7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8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02篇
内科学   3443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4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264篇
综合类   5857篇
预防医学   86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72篇
  33篇
中国医学   123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976篇
  2012年   1201篇
  2011年   1334篇
  2010年   1232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1097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934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1.
加拿大Doenst等报告,在接受瓣膜手术联合冠脉旁路移植(CABG)术的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术前危险因子较男性多,但术后两者的长期生存率相似。女性患者术后易发生卒中。1990~2000年间,1567例患者在该医院接受了瓣膜手术联合CABG术。62%的患者接受了CABG 主动脉瓣手术31%接受了CABG 二尖瓣手术,7%接受了CABG 多瓣膜手术。结果显示,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存在更多的术前危险因子,如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衰、房颤以及卒中(P0·001)。男性和女性患者存在3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相同,但女性患者接受内乳动脉移植以及总旁路移植的数量均少于男性(…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通过整体及离体灌流实验观察到重庆冠脉狭窄时,犬冠脉流量(CBF),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减小,而心率(HR)则增加。狭窄30min后由冠状动脉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0.3μg/kg后,CBF、MAP和HR可恢复正常水平。同时,缺血犬的离体冠状动脉对CGRP的反应也出现改变。大冠脉舒张反应明显降低,而小冠脉的舒张反应与正常相比,无明显改变,这可能与缺血后大冠脉的内皮细胞容易损伤有关。同时也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时,冠脉流量的减少,主要由于小冠状动脉收缩所致。  相似文献   
93.
李晓东  王金华 《首都医药》2005,12(23):34-35
目的观察葛根素与氟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中对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8例,氟伐他汀 葛根素治疗组26例,疗程为两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氟伐他汀组与氟伐他汀 葛根素组血浆ET、CRP水平均有下降;NO水平均有明显上升。同时氟伐他汀 葛根素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ET、NO、CR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与氟伐他汀联合应用更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使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所有临床确定为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0)和对照组(n=78),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首次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波立维)300mg口服,随后两周每天150mg,之后每天口服75mg,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加波立维每天口服75mg,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近期预后.结果 治疗组死亡、再梗死、中风、再发心绞痛、需要血运重建等联合终点事件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2.5%与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发生出血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负荷剂量且短期较大剂量使用氯吡格雷治疗ACS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能改善ACS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95.
目的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抢救成功率.方法将某部队2001年师以上离退休干部年龄在60岁以上患急性冠脉综合征23例门诊急诊就医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稳定心绞痛(UAP)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例,其中再梗死1例.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3例,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结论认识缺血性胸痛,及时诊断,早期处理是提高ACS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患者 ,女 ,6 4岁 ,因发作性胸痛、胸闷 5年 ,加重 5h入院。入院检查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既往患类风湿关节炎2 0余年 ,一直口服强的松 5mg ,2次 /日。入院诊断冠心病。术前停用强的松 2月。病人于上午 9时在全麻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手术顺利 ,术中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于 1 2时在麻醉状态下带气管导管入ICU病房 ,给予丙泊酚 2mg·kg 1 ·h 1 ,呼吸机支持呼吸 ,吸入氧浓度 5 0 %。在ICU期间 ,病人体温不升 ,34 8~ 36 9℃ (肛温 )。血压不稳 ,2 5~ 1 3 5 / 1 0~ 7kPa ,呈下降趋势。心率快慢不一 ,6 5~1 2 6次 /分 ,由慢…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方法 选择 5 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其中 2 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9例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Braunwald分级分为三组 :第一组 (9例 ) ,BraunwaldⅠ级 ;第二组 (8例 )BraunwaldⅡ级 ;第三组 (12例 )BraunwaldⅢ级。选择 12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由第一组到第三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是逐渐升高的 ,其中第三组较第一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是激活的 ;随着不稳定心绞痛病情的加重 ,外周血白细胞活性也是增加的 ,白细胞活性状态可能提示了病变斑块存在着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8.
林淋 《国外医学情报》2006,27(11):39-39
美国麻省波士顿TIMI研究组的Benjamin M.Scirica博士及其同事在近期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刊文报道说,加强他汀类药物治疗在减少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后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的作用方面大于中度他汀类治疗。  相似文献   
99.
大隐静脉是冠脉旁路手术中重要的移植血管桥,然而其远期通畅率却较动脉桥低,10年通畅率仅有60%左右,其中又有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移植血管再狭窄,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而动脉桥来源有限且取材不便,也影响了冠脉搭桥手术的发展。我们以pUC-SRα为载体,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针对NF-kB mRNA的核酶R65转染冠脉旁路术模型犬静脉移植血管,观察其抑制内膜形成及中膜平滑肌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作为新一代调脂药的代表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新的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PTCA/CABG术后患者,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危险,他汀类药物还可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抑制平滑肌增殖。近年来,围绕他汀类药物进行的多项试验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