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7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725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96篇
  3篇
中国医学   20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引火归元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临床遵引火归元法运用桂附八味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谈谈六味地黄汤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儿科医家钱钟阳,根据小儿生机蓬勃,表现阳多阴少的特点,采用张仲景肾气丸(八味丸)减去附子、桂枝,以熟地黄易干生地,成为六味地黄丸,用治小儿多种疾病。后世亦常用于成人,每作煎剂,成为六味地黄汤。  相似文献   
93.
论述了六味地黄丸的来源、组成、药理作用及六味地黄丸(汤)加味的功效,在临床上作用及治疗范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4.
项新华 《江西中医药》2005,36(12):60-60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名医钱乙创制的滋阴补肾的名方,笔者在30多年临床工作中用以治疗多种病症,取得较好疗效,试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5.
八味健骨片Ⅰ期临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康人体对单次和连续口服八味健骨片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确定临床服药的安全范围 ;提出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方法 :筛选健康受试者 3 4人 ,分别采用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观察该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 :八味健骨片单次给药未出现不良反应 ,连续给药出现恶心、心悸、纳呆、便秘的不良反应 ,但继续用药可自行缓解。结论 :正常人体对八味健骨片的耐受较好 ,临床使用比较安全。建议本品Ⅱ期临床试验的用法为 :口服 ,每次 4片 ,1日 3次。  相似文献   
9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明目地黄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忠军  宋军 《中国药业》2004,13(1):47-48
目的:测定明目地黄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kma Diamonsil(TM)C18柱(200 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8.82~88.16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明目地黄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7.
六味地黄丸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喜军  张宁  孙晖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0):1004-1005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补肾阴”的经典代表名方,由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创,现广泛应用于临床。2 0 0 0年版药典中明确规定,六味地黄丸仅以丹皮酚和熊果酸的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虽然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尚不能全面控制六味地黄丸的内在质量。为此,作者采用RP HPLC法建立六味地黄丸的指纹图谱,确定各共有峰的归属,以便实现从多药物、多成分的系统化角度控制六味地黄丸的质量。1 实验仪器及材料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6 0....  相似文献   
98.
1临床资料 选择有明显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5~78岁;平均51.3岁,病程2d~6年,平均10个月.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3~75岁,平均49.6岁,病程3d~5年,平均9个月.两组诊断依据1992年10月(青岛)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有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及其他严重疾病者不入选,所有患者X线或CT检查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相似文献   
99.
六味地黄丸的应用心得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51-852
六味地黄丸由金匮肾气丸减味研制而成 ,乃宋·钱乙据《金匮要略》肾气丸减去桂附而得名。功能 :滋补肝肾 ,主治肾阴不足证。笔者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几种疑难病 ,疗效较好。现将应用本药的经验与心得简介如下。1 顽固性口疮顽固性口疮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 ,口腔粘膜上发生的表浅如豆粒大的小溃疡点 ,经久不愈 ,或反复发作 ,中医临床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类似现代医学的阿弗他口炎 ,虚证称为复发性口疮。其证以虚多见 ,虚实多夹杂 ,顽固难愈 ,祖国医学称本病为“口疳”“口糜”“口疮”。笔者从 2 0 0 0年以来用六味地黄丸治…  相似文献   
100.
八味首乌口服液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朝  刘祖雄  陈鹰  汤韧 《中国药师》2004,7(2):126-128
目的: 研制八味首乌口服液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以白芍、女贞子为主药研制口服液,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并以卡马西平片作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临床治疗85例肝肾阴虚证耳鸣患者,总有效率达92.3%.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简便,制剂质量稳定,临床疗效可靠,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