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再论人体体质与气质及其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申了人体体质的概念;根据易经原理对体质与气质的关系作了分析;对当前几种主要体质分型方法作了简要评述;强调领悟先秦哲学对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3.
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历史背景、学术特点及当时医学学术演变,黄帝学派与扁鹊学派之争等方面,对孔子创立的先秦儒学思想与中医学术学派之间渊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先秦儒学与中医学之间关系开始并没有直接见诸丈字,但是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下却存在着客观的相互渗透和内在作用,对于研究儒家文化给医学所带来的影响及先秦中医学术演变具有重要启发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4.
徐煌钰  孙灵芝  周立群 《中医学报》2020,35(5):1120-1125
基于目前可见的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探索药膳发展源流,并厘清这一时期“药膳”的概念与范畴。结论是:出土医方中药膳方比例以及医方使用食药的比例随历史发展而呈降低趋势;时代最早的马王堆医方所使用材料不拘药食,而以食药兼用品种占绝对优势;先秦两汉后期出土的一系列文献医方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仲景方中,药膳方仍占一定比例,并且均使用了较多食药。由这3条史实可以推断:除少数有毒或药性强的品种和经常作为食物的品种外,早期先民对于“药”和“食”的认识是没有明显界限的,没有现代大众对于“药”与“食”不相容性的固有分别。  相似文献   
55.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掌握了一些护齿方法。《礼记》中就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可见在清晨漱口是当时的一种洁牙方法。古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醋、盐水、茶水等,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作用,而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到了西晋时出现了"牙签"的记  相似文献   
56.
儒家在生命追求、生命原则、生命实践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构成儒家生命观的体系.先秦儒家生命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追求—修养仁德,精神不朽;生命原则—仁爱、公义、诚信、和谐;生命实践—择善固执.先秦儒家生命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仁”,追求人与社会和谐;主张“修养仁德”“养身侍为”,追求人与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57.
“气”的最早含义有5个方面:絪缊聚散、形成万物的精气、元气等;人的呼吸之气;人体精微物质;人的道德精神;自然现象,如天气、地气、水气、火气等。先秦时期,“气”上升为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道家侧重于天地自然之气,把气作为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儒家重视气及其运动变化与人的心性修养、伦理道德、治国理民的关系。《黄帝内经》中的“气”概念有4个方面:天地自然之气、人的生理之气、致病邪气以及药物之气。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气范畴和《黄帝内经》气学理论,对于理解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59.
两汉改制与心属火说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0.
先秦十子咏     
《中华传统文化名著导读》,乃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所策划、组稿、编辑、出版者。是书之出,诚有益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素质,而全书编写亦具特色。导读中,每点出名著或著者于祖国医学之关系、中医文化之贡献,即特色之一。譬若介绍《楚辞》则谓:作品描写之诸多植物是药材,于“本草学研究很有价值”。譬若介绍《庄子》则谓:“庄子主张重生,提倡修身养性。”以为读书、创作皆具“养生功能”。展读一过,觉字里行间似尤在宣示一理性认识:先秦诸子,咸传统医学之贡献、中医文化之奠基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