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27篇
  免费   6691篇
  国内免费   4853篇
耳鼻咽喉   481篇
儿科学   777篇
妇产科学   340篇
基础医学   2779篇
口腔科学   323篇
临床医学   23164篇
内科学   12182篇
皮肤病学   282篇
神经病学   643篇
特种医学   34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2篇
外科学   9915篇
综合类   36139篇
预防医学   11583篇
眼科学   465篇
药学   14250篇
  168篇
中国医学   25054篇
肿瘤学   7405篇
  2024年   789篇
  2023年   2698篇
  2022年   2587篇
  2021年   3217篇
  2020年   3181篇
  2019年   2971篇
  2018年   1582篇
  2017年   2645篇
  2016年   3062篇
  2015年   3576篇
  2014年   6233篇
  2013年   6130篇
  2012年   8338篇
  2011年   8994篇
  2010年   9458篇
  2009年   8706篇
  2008年   10579篇
  2007年   8692篇
  2006年   7218篇
  2005年   7628篇
  2004年   5814篇
  2003年   4409篇
  2002年   4134篇
  2001年   3746篇
  2000年   3386篇
  1999年   2807篇
  1998年   2932篇
  1997年   2655篇
  1996年   2301篇
  1995年   2010篇
  1994年   1764篇
  1993年   1275篇
  1992年   1016篇
  1991年   860篇
  1990年   716篇
  1989年   621篇
  1988年   271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60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52.
王健  周晓璇 《放射学实践》2019,34(5):501-506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胃息肉(GP)与胃间质瘤(GS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肿瘤最大径≤2cm的27例GST和15例GP患者的CT表现,对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变、钙化、溃疡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CT的相关连续变量鉴别诊断GP与GST的效能。结果:GP组与GST组的形态、强化方式、囊变、钙化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指标铁蛋白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GST组的肿瘤长径(LD)、短径(SD)、位置、生长方式、静脉期CT值和静脉期增强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LD<1.5cm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86、73.3%(11/15)、59.3%(16/27);当SD<1.2cm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58,80.0%(12/15),66.7%(18/27);当静脉期CT值>64.4HU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59、93.3%(14/15)和40.7%(11/27);当静脉期增强幅度CT值>34.3HU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63、80.0%(12/15)、51.9%(14/27)。结论:患者的铁蛋白水平正常,以及CT特征中的肿瘤位于胃窦部、呈腔内生长、有蒂、LD<1.5cm、SD<1.2cm、静脉期CT值>64.4HU和静脉期增强幅度CT值>34.3HU时,倾向于GP的诊断,有助于GP与GS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分析灌云县2016—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灌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及病原学变化等。结果 2016 —2021年灌云县手足口病 4 205例,呈现出“隔年高发”特征,年平均发病率为67.50/10万;4 —6月和10 —12月为高发期;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0~4岁散居儿童居多;伊山镇、侍庄街道和东王集镇发病率位居前三。2016 —2017年确诊患儿病原以EV71为主,2018—2021年以Cox A6为主。8例重症病例集中在1~5岁,确诊的重症患者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 灌云县手足口病疫情具有“隔年高发”和季节性“双峰流行”特征,以0~4岁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和灌云县县城及周边镇(街)为高发区域。EV71灭活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55.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疑难病,症状反复,缠绵难愈,治疗棘手。中医药治疗“反酸”“吞酸”证历久源远,充分挖掘古籍,深研病机,提炼治法,发挥中医药特色,对治疗本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6.
57.
喉接触性肉芽肿是耳鼻喉科较少见的疾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依据喉接触性肉芽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特点,发现该疾病与肺脾气虚密切相关。结合多年的用药经验,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辨证论治,将健脾益气法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中脘穴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动力学(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AS、MT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重灸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可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利水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鄂东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诊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肾健脾利水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心室重构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尿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LVEDD、LVESD、LVEF、LVPW、AngⅡ、MMP-2、Hcy、BNP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温肾健脾利水汤能够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降低血清Hcy和BNP水平,提高6 min步行距离,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蓝莓花青素(BA)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分别以25、50、100μg/mL BA与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处理12 h、24 h、48 h。采用噻唑蓝(MTT)与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增殖与凋亡;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人胃腺癌BGC-823细胞侵袭与P5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干预48 h时,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胃腺癌BGC-823细胞P53与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1.12±1.01)%,(24.31±2.18)%,(47.56±2.91)%,(66.49±5.14)%与(15.04±1.23)%,(28.22±3.09)%,(69.36±5.42)%,(86.52±6.15)%。实验组胃腺癌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BA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率、P53与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侵袭率降低,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结论:BA可有效抑制胃腺癌BGC-82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降低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与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