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97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目的 比较坐位母乳与侧卧位母乳喂养对剖宫产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18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坐位母乳喂养.观察组采用侧卧位母乳喂养.结果 观察组切口疼痛、乳头疼痛、烦躁耐受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及母乳指导,选择合适的侧卧位母乳喂养能有效改善患的舒服度.  相似文献   
82.
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角度侧卧位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测量60例ICU患者,平卧位(右侧0°侧卧)、右侧30°和右侧90°卧位时左上肢肱动脉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进行自身配对方差分析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结果 从平卧位到右侧30°、90°卧位,左上肢肱动脉的SBP和DBP测量值逐步下降,三种角度侧卧位的SBP和DBP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侧卧的角度改变对SBP和DBP测量结果 有显著影响,对于须连续监测血压的卧床患者,尤其是在临界状态下,更应注意避免侧卧角度对血压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临床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虽然广大研究者对ARD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ARDS总体病死率仍高达40%~70%[1-2].  相似文献   
84.
徒手矫正加对侧卧位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亚娟  苏晶 《当代医学》2009,15(21):87-87
凡是胎头位置异常,经过试产仍不能转为正常位置者几乎均将成为难产,自然分娩的机会极少,最常见的是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本文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辅以给孕妇腹部推胎背,加对侧卧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0.2%左布比卡因轻比霞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术。方法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20例,随机分为2组:CSEA组(Ⅰ组,60例)和硬膜外麻醉(EA)组(Ⅱ组,60例)。Ⅰ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针内针实施腰麻。脑脊液流出,将腰麻针斜面向患侧,以0.2.0.3ml/s的速度注入0.2%左布比卡因6—7ml(用火菌注射用水配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根据阻滞平面情况调节手术台角度,阻滞平面上界控制在T9-T12。Ⅱ组实施硬膜炎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5ml,为试验量以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追加0.75%左布比卡因12ml。结果Ⅰ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显著低于Ⅱ组(P〈0.05或P〈0.01)。骨性操作期间视觉模拟平分(VAS)比较,Ⅰ组低于Ⅱ组(P〈0.05)。2组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组内患侧与健侧VAS及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左布比卡因轻比重CSEA用于侧卧位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侧卧位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的经验。方法对比分析平、侧卧两种体位的手术过程和预后。结果22例患者中自觉症状消失,CT复查血肿全部消失者17例,占77.3%;自觉症状明显好转,CT复查血肿大部分消失,仅留少量硬膜下积液者5例,占22.7%。所有患者均无感染、迟发性颅内出血、血肿引流不畅和复发、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侧卧位能真正将钻孔点置于术野最高点,有利于冲洗和排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摘 要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无牵引架侧卧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6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 PFNA 内固定术方法分为无 牵引架侧卧位组、常规性手术方法组两组,各 43 例。随访 1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肢体肿胀程度、髋关节功 能、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无牵引架侧卧位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性手术方法组,手术时间、术后 下床活动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常规性手术方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手术后,无牵引架侧卧位组患者髌上、髌下肢体肿胀程度低于常规性手术方法组,Harris 评分高于常规性手术方法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牵引架侧卧位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性手术方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牵引架侧卧位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性手术方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股骨粗隆 间骨折治疗中 PFNA 内固定术无牵引架侧卧位的临床效果较常规性手术方法好。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观察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侧卧位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人工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G组).麻醉期间常规监测HR、SBP、DBP.记录喉罩或气管导管插入次数、成功率.每15分钟记录SpO2、PET CO2、气道压峰值,以及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 S组插管即刻、拔管即刻HR明显慢于G组,SBP、DBP均明显低于G组(P<0.05).S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G组(P<0.05).S组拔管后无呛咳,G组有9例(30%)呛咳(P<0.05).两组咽喉痛发生率无差异,且两组均无反流误吸发生.结论 老年患者侧卧位全麻手术中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通气效果相同,心血管反应更小,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的5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通过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通过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1d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和外周血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CD3+T细胞、CD8+T细胞比例,以及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