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91篇
  免费   2873篇
  国内免费   3577篇
耳鼻咽喉   207篇
儿科学   426篇
妇产科学   509篇
基础医学   3957篇
口腔科学   684篇
临床医学   9411篇
内科学   4096篇
皮肤病学   550篇
神经病学   729篇
特种医学   13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3401篇
综合类   22015篇
预防医学   5608篇
眼科学   551篇
药学   8675篇
  198篇
中国医学   5389篇
肿瘤学   1326篇
  2024年   319篇
  2023年   1164篇
  2022年   944篇
  2021年   1149篇
  2020年   1152篇
  2019年   1149篇
  2018年   641篇
  2017年   1087篇
  2016年   1343篇
  2015年   1583篇
  2014年   2705篇
  2013年   2938篇
  2012年   3882篇
  2011年   4181篇
  2010年   3574篇
  2009年   3704篇
  2008年   5083篇
  2007年   4125篇
  2006年   3545篇
  2005年   4209篇
  2004年   3507篇
  2003年   3072篇
  2002年   2433篇
  2001年   2079篇
  2000年   1659篇
  1999年   1434篇
  1998年   1044篇
  1997年   848篇
  1996年   797篇
  1995年   824篇
  1994年   650篇
  1993年   449篇
  1992年   449篇
  1991年   410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335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双层胶原培养肝细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外培养的肝细胞有多种临床用途,其中将肝细胞置入特殊的生物反应器,构建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生物人工肝用于临床的前提是必须有大量的健康肝细胞.因双层胶原更接近肝细胞体内环境,故我们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采用双层胶原培养肝细胞,并比较其与传统的单层胶原培养蛋白分泌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作用对胃癌BGC - 82 3细胞凋亡的影响 ,以及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试验、流式细胞术及放射免疫等方法 ,采用正常人外周血红细胞及红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粘附人胃腺癌BGC - 82 3细胞 ,检测红细胞及红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胃癌细胞花环率 -胃癌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基因Fas、Bcl- 2以及凋亡相关信号传导物质cAMP、PKC的变化。结果红细胞组肿瘤红细胞花环率为 (2 8.41± 5 .0 1) % ,与对照组比较 ,红细胞组胃癌细胞凋亡率、Fas基因的表达、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 ,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与红细胞组相比 ,红淋混合组总花环率、胃癌细胞凋亡率、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进一步增高 ,Bcl- 2基因的表达及PKC水平降低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正常人红细胞可免疫粘附体外培养的胃癌BGC - 82 3细胞 ,通过红细胞的免疫作用 ,尤其是免疫粘附 ,可增加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 ,增高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 ,降低PKC水平 ,从而可能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方面起到某种作用 ;自身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大剂量化疗加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L),恶性淋巴瘤(ML)的疗效。方法 8例急性白血病,6例恶性淋巴瘤用APBCT治疗,均在初次安全缓解后经4-5次的骨髓抑制性化疗,预处理方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用AEC(阿糖胞苷,足叶乙甙,环磷酰胺)方案;ML用EAC(足叶乙甙,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位随访27(6-48)个月,10例获得缓解,其中3例ANLL、2例ALL、5例ML,持续缓解大于24个月,最长48个月,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APBSCT能延长恶性血液病无病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但对ML的疗效似乎更好。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1999年 2月以来 ,我们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配合服用中成药肾石通冲剂治疗肾结石 37例 ,同时观察了肾石通冲剂对肾结石患者碎石前后血、尿β2 - MG含量变化的影响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全部为住院患者 ,参照有关资料 [1]确诊为肾结石 (单侧 )。B超显示结石大小≤ 1 .0 cm×0 .6cm,无肾盂积水 ;首次接受 ESWL 治疗 ,无ESWL禁忌症 ;碎石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透、心电图均正常 ;尿常规 :血细胞< ,蛋白质 < ,镜检无脓细胞。将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 ESWL后配合服用肾石通冲剂治疗组 (…  相似文献   
997.
丹参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丹参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 Wistar乳鼠心肌细胞缺糖缺氧 6 h后 ,采用心肌酶检测其代谢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缺糖缺氧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及酶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大、小剂量丹参液组心肌细胞凋亡及酶指数明显下降 ,与缺糖缺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参对缺糖缺氧心肌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普鲁卡因对缺氧心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普鲁卡因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培养成活48h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氰化钠造成心肌细胞内缺氧模型),B组为Prol组(缺氧+7.4mg/L普鲁卡因),C组为Pro2组(缺氧+14.8mg/L普鲁卡因)。比较三组心肌细胞形态学(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的变化及吸光度A值的改变。结果 缺氧12h后,对照组细胞搏动功能变化明显,呈散在细胞搏动,而实验组搏动频率减慢。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学变化逐渐明显,对照组较实验组变化更显著。结论 普鲁卡因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预处理(IP)、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生物素平移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心肌梗死范围.结果I/R组细胞凋亡率(43.37±4.82%)高,IP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24.53±2.95%),但较I/R组明显降低(P<0.001).IP组心肌梗死范围较I/R组明显减小.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细胞凋亡,IP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IP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可能与其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1995年 7月至 1999年 7月我院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 ithotripsy,ESWL)治疗泌尿结石 5 6 0例 (76 6人次 ) ,发生肾脏严重并发症 2例 ,院外 ESWL后转入 1例 ,经处理全部痊愈。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6 2岁 ,左肾结石 3.0 cm× 2 .5 cm并重度积水 ;右肾 3枚多发结石 1.5 cm× 1.0 cm。入院后行左侧肾盂切开取石术 ,术后 40 d行右肾 ESWL 治疗。距第 1次碎石 6 d进行第 2次碎石 ,第 2次碎石后发生无尿 6 0 h伴恶心、呕吐 ,血BUN15 .5 mm ol/ L,血 Cr6 2 0 μmol/ L。KUB发现右输尿管中上段有 6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